课程咨询:0371-55550996微博微信在线咨询

孩子历史考了21分,班里倒数第一,我却在孩子面前宣布:这是天大的喜事啊!

发表时间:2025-11-16 13:40:46 阅读次数:

 

作者:张娜平

时间:2025年11月14日

 

 

 

|前言|

 

 

 

教育孩子的同时,何尝不是在治愈自己的童年。近日加完班回家的深夜,望着孩子熟睡的侧脸,我会突然伤感,怀疑自己是不是不够好?

 

 

...

 

 

心时代,心起点

(...)

 

 

以我成长,点亮家的未来

 

连日的加班到凌晨让我身心俱疲,而白天收到的无端指责更让我陷入自我怀疑:“我是不是真的不够好?”

 

直到重温陈彦东老师的课程,那段关于“人的认知层次”的分享如闪电般击中了我。

 

孩子历史考了21分,班里倒数第一,我却在孩子面前宣布:这是天大的喜事啊!

 

 
 

陈彦东老师的分享

 

最低层次陷于是是非非;

 

稍高层次忙于解决事情;

 

更高层次注重实力提升;

 

最高层次把握时代势能。

 

原来,我一直在最低层次里打转——纠结于那些莫须有的指责,反复咀嚼别人的只言片语。

 

正如陈彦东老师那个生动的比喻:“大街上别人说你是信球,你就真回家把自己当信球了?

 

孩子历史考了21分,班里倒数第一,我却在孩子面前宣布:这是天大的喜事啊!

 

我需要重新养育一遍内在的自己,安抚自己曾有过的无助与不安。

 

唯有如此,我才能不为外界的风雨所动摇,真正成长为一个情绪稳定、内核强大的成年人。

 

 

...

 

 

育儿先育己

(...)

 

 

陈彦东老师分享女儿的故事

陈彦东老师讲授的“六维模型”,表面上是教我们如何培养孩子,实质上更是在指引我们如何成为更好的自己。

 

还记得陈彦东老师在课堂上分享的那个触动心灵的故事吗?

 

孩子历史考了21分,班里倒数第一,我却在孩子面前宣布:这是天大的喜事啊!

 

当他的女儿因历史只考了21分而在车上哭泣时,彦东老师却欣慰地说:“真好呀!”

 

在孩子疑惑地追问下,彦东老师解释道:“你想,这不是每个同学想考倒数第一就能考到的,这是一次难得的人生体验啊!这就叫改译的力量!”

 

 

...

 

 

不同段位家长的回复

(...)

 

 

内心安静,方能应对从容

 

反思一下我们平时的沟通方式,当孩子说“妈妈我没考好”时,不同段位的家长会这样回复孩子。

 

孩子历史考了21分,班里倒数第一,我却在孩子面前宣布:这是天大的喜事啊!

 

1

 

低段位的家长

“你这是咋弄的?考试都没考好!”——低段位的家长只会一味指责孩子。

2

 

中段位的家长

“没考好,找找原因,下回考好不就行了!”——中段位的家长会把问题抛给孩子,并没有意识帮助孩子一起解决问题。

3

 

高段位的家长

“真好!这次没考好,暴露的问题是不是比考好的同学更多?我们提前查漏补缺,就能比他们更从容地迎接大考。”

 

“成绩有起有伏很正常,但人品必须始终站得住脚。”

 

孩子历史考了21分,班里倒数第一,我却在孩子面前宣布:这是天大的喜事啊!

 

 
 

我的察觉

 

高段位家长回复孩子的这句话不仅适用于孩子,更适用于正在职场中浮沉的我们。

 

当我们要求孩子要有远见、有价值观、有内驱力时,我们自己是否也在践行这些品质?

 

孩子历史考了21分,班里倒数第一,我却在孩子面前宣布:这是天大的喜事啊!

 

前几天,当我再次面对无端指责时,我没有像往常一样陷入自我怀疑,而是想起陈彦东老师的话:“别人的是是非非不重要,纠结黑白不重要,关键我们要学会利用黑白。”

 

是的,别人的看法,就像路边的石头,我们可以选择绕过去,而不是一定要搬回家。这种心态的转变,不就是改译力量的最佳体现吗?

 

 

...

 

 

在创造中重生

(...)

 

 

做孩子的同行者

陈彦东老师说得太对了!“在家里,我们要营造‘可以犯错’的氛围”,这句话点醒了我——我们不仅要对孩子宽容,更要对自己温柔。

 

孩子历史考了21分,班里倒数第一,我却在孩子面前宣布:这是天大的喜事啊!

 

我开始允许自己在工作中不再极度追求完美,能以80分的标准完成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处理更多的事情,而不是在一件事情上极致地追求120分。就像允许儿子把墙壁当画布是一样的道理。

 

当我放下“完美主义”的包袱时,创造力反而源源不断。

 

孩子历史考了21分,班里倒数第一,我却在孩子面前宣布:这是天大的喜事啊!

 

 
 

我的改变

 

上周的那个项目提案,正是因为我快速果断地跟时间赛跑,终于拿下了订单,在奔跑中调整,先完成再完美。

 

影响力的提升更是一场双向奔赴。实践“共情七部曲”后,不仅儿子觉得我更懂他了,连同事都说我变得“更好沟通”了。

 

原来,真诚的理解与连接,真的能创造奇迹!

 

 

...

 

 

学会借力成长

(...)

 

 

我们都是求援者

 

陈彦东老师用刘备的例子阐明了一个真理——真正的强大,不是孤军奋战,而是懂得借力。

 

我在家里设置了“求助墙”,没想到最先受益的是我自己。那天,我在墙上写下:“妈妈需要帮助——如何平衡工作和陪伴?”

 

孩子历史考了21分,班里倒数第一,我却在孩子面前宣布:这是天大的喜事啊!

 

儿子的回答让我泪目:“妈妈,你陪我的时候不看手机处理工作,就是最好的陪伴。”

 

看,当我们放下身段求助时,孩子反而成了我们的人生导师。

 

 

...

 

 

做到知行合一

(...)

 

 

修行在每时每刻

陈彦东老师的“六维模型”,不仅是育儿框架,更是人生的修行地图。

 

执行力的修炼让我明白:与其焦虑未来,不如专注当下。我把大目标分解成小步骤,不仅工作效率提升了,陪伴孩子的时间反而更多了。

 

我们家重启了每周五晚的“家庭董事会”,它如今成了全家的充电时刻。过去虽有类似活动,但形式大于内容,后来中断了。

 

孩子历史考了21分,班里倒数第一,我却在孩子面前宣布:这是天大的喜事啊!

 

现在,我们做了新尝试:由孩子主导策划,我分享工作感悟,爸爸负责拓展孩子的视野,孩子也可以吐槽学业并提出改进。

 

哪怕一周只开展一次,也是最好的收获。在这个小小的“董事会”里,我们共同成长。

 

 

...

 

 

从脆弱到强大

(...)

 

 

修炼一颗“大心脏”

 

陈彦东老师说过一个特别有意思的观点:“别人怎么看待你,是别人的事情。”就像有人传言“王纪琼院长是‘骗子’!”,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应。

 

重要的是,这些看法本身无法定义我们是谁。当我真正理解了这一点,突然觉得轻松了许多。

 

孩子历史考了21分,班里倒数第一,我却在孩子面前宣布:这是天大的喜事啊!

 

那些曾经让我夜不能寐的流言蜚语,如今就像风吹过耳畔,不再能扰动我的心绪。这种内心的强大,不就是我们能给孩子的最好礼物吗?

 

正如陈彦东老师所言:“我们强大了,用自身带动孩子,相信孩子也差不到哪去。”

 

 

...

 

 

六维模型的启发

(...)

 

 

我们都在成为更好的路上

如今,我再也不会因为别人的一句评价而否定自己。就像儿子昨天对我说的:“妈妈,你现在笑起来真好看!”

 

孩子历史考了21分,班里倒数第一,我却在孩子面前宣布:这是天大的喜事啊!

 

陈彦东老师的“六维模型”,让我明白:

 

内核力让我们在风雨中不动摇;

 

改译力让我们在困境中见希望;

 

创造力让我们在平凡中见奇迹;

 

影响力让我们在孤独中获支持;

 

求助力让我们在局限中破局;

 

执行力让我们在梦想中前行。

 

 

...

 

 

育儿即育己

(...)

 

 

做孩子的榜样,是最高阶的教育

 

育儿之路,本质上是一场与孩子共同成长的修行。当我们用“六维模型”要求自己时,不必多说一句话,孩子自然能感受到那种向上的力量。

 

最好的教育,从来不是说教,而是活出精彩的模样,让孩子在旁边看着看着,就学会了。

 

孩子历史考了21分,班里倒数第一,我却在孩子面前宣布:这是天大的喜事啊!

 

感谢陈彦东老师,让我在育儿的道路上,不仅遇见了更好的孩子,更遇见了更好的自己。

 

愿我们都能在这条路上,与孩子彼此照亮,共同成长。

 

因为我知道,当我们自己活成一束光,孩子自然会在光中绽放。

 

咨询热线:0371-55550996

COPYRIGHT © 2020 心时代父母 版权所有 豫ICP备18001889号 技术支持:网站建设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