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笃行者之书
时间:2025年9月9日
|前言|
面对3岁孩子一不如意就躺在地上打滚哭闹的行为,许多家长虽然明白打骂并不恰当,却往往感到束手无策。
王纪琼院长指出,家长此时的第一反应,应该是三个字——“稳稳的”。
面对所有问题:都要保持安静、做定海神针、直面问题、解决问题。
——王纪琼
王纪琼院长进行分析
(...)
孩子为何会撒泼打滚?
通过王纪琼院长的分析,孩子在地上撒泼打滚的行为通常经历三个阶段。
阶段一
孩子正常向父母表达需求,却未得到父母的回应。
阶段二
孩子开始通过哭闹来引起关注,但发现这种方式仍然没有效果。
阶段三
最终,孩子将行为升级为打滚,此时家长的情绪往往越来越不稳定,甚至逐渐崩溃。
当孩子撒泼打滚时,家长的内心也往往波澜起伏。
但王纪琼院长强调,家长此时尤其需要保持情绪稳定,因为孩子的行为通常是在试探家长的反应和底线。
遇到问题哭闹不安——家长没有引导孩子正确的语言表达和情绪管理。
——王纪琼
家长如何应对?
(...)
王纪琼院长的三条实操性建议
允许孩子表达情绪
当孩子哭闹或撒泼打滚时,家长应避免焦虑、唠叨、批评和指责,否则很容易被孩子的情绪牵动。
家长应平静地告诉孩子:“乖乖,在我们家,不高兴、不开心或者想不明白的时候,是可以哭的。”
“但哭并不能解决问题。你可以再哭一会儿,哭完了再来找爸爸。”
也可以在一旁做些简单的事。比如,擦擦桌子或写点东西,让孩子自己哭一会儿。
当孩子发现哭闹无法影响家长的情绪时,这种行为便会逐渐减少。
用“空间法”消耗孩子能量
面对情绪激动的两三岁孩子,家长首先要意识到自身的情绪能量级必须高于孩子。
王纪琼院长建议:家长应保持沉稳的情绪状态,然后蹲下来抱住孩子,再起身带他换个环境。
例如,孩子在客厅哭闹,就把他抱到阳台;反之亦然。
通过这种“空间转换”来消耗孩子的多余能量,从而帮助其平复情绪。
在整个过程中,请务必反复轻声说“宝贝,妈妈在”,为孩子提供安全感。
情绪复盘
无论孩子几岁,待孩子情绪平复后都建议事后复盘。简单来说这是“总结”。
家长可以这样积极引导:“宝贝,我们聊一聊好不好?昨天你哭得很伤心,是发生什么事了?愿意和妈妈说说吗?”
通过这样的对话,能帮助孩子理解哭闹无法解决问题,学会用更稳定的情绪和清晰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需求。
“事上练”的育儿智慧
(...)
别跟玩具较劲,跟情绪过招
王纪琼院长特别强调,问题的核心并非是否购买玩具,而是将这件事视为一个宝贵的教育契机。
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明白一个道理:选择哭闹,解决不了事儿。家长自己要心平气和,才能教会孩子冷静面对——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在事情中成长”。
用“撒泼打滚”这件事来训练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远比单纯满足或拒绝孩子买玩具的需求更重要。
这个案例让我们受益匪浅。
原来我们总被孩子的情绪牵着走,现在才明白,要先稳住自己,再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孩子。
王纪琼院长最后强调:“养猪都要讲科学,何况是教育孩子?”所以说,家长同样需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