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钱江英
时间:2025年9月9日
前言
学员回忆,在做课堂冥想练习时,感到腰部非常疼痛,头部也犯晕。
王克老师询问:“腰疼和头晕是否与过往某些经历有关?”学员排除了车祸等外部事件的影响,并精准地将这种身体反应与事业受挫后的心理状态联系起来。
她说在她事业受挫后,就开始逐渐封闭自我,不
敢与人交往,见面就紧张。
王克老师
“你为什么对事业这么紧张?或者说,你努力做事业,到底是为了做给谁看呢?”
“就是做给自己的,我不允许我做的不好。”
学员
王克老师
“谁不允许你做的不好?”
“我不允许我做的不好。”
学员
“没人约束我,我自己要是做不好,就不行。”
学员
王克老师
“你内在有个‘人’啊,当你事业发展不好时,他在批判你呀。批判到你见到我们就很紧张。这个人,你觉得是谁呢?”
“我感觉那个人是自己,是我要求自己的。”
学员
莫论他人长短,保持空杯心态
每个人的成长节奏不同,我听着心里有一丝着急。因为在我看来,这其实是内在父母人格的嵌入,源自原生家庭中从小内化的声音。
不过转念一想,我自己何尝不是从懵懂状态中一步步走出来的?不也正是通过持续学习和成长,才完成了自我建设的“原始积累”吗?
每个人都有自己需要面对的成长课题,不论他人进度如何,我都应将注意力回归自身,莫论他人长短,始终保持空杯心态。
王克老师
“我再问你一次,是谁在一直这样要求你的?小时候,你的家人里谁对你的要求更严格一些?”
“我小时候干啥都很有主张。”
学员
王克老师
王克老师再次精准发问:“从你记事儿起,你都在自主生活。能跟我说说你父母吗?”
“我父亲很优秀。”
学员
王克老师
“哦,有多优秀?”
“父亲当年在小镇经营企业,他为人踏实,做事认真,非常优秀。而我也继承了他的这份认真与主见。”
学员
王克老师
“最后,你父亲的事业做得好吗?”
“在那个年代,还是不错的。”
学员
王克老师
“哦,你的事业是做着做着,做不好了?”
“是的。”
学员
王克老师
“你有跟父亲沟通过这件事吗?”
学员停顿片刻说道:没有。”
学员
王克老师
“为什么?”
学员在提及父亲时,停顿了,显然有什么情绪卡滞了。
“因为父亲身体不好,所以没有跟他说过。”
学员
王克老师
“如果此刻我扮演你爸爸......”
王克老师话音刚落,学员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王克老师
“你现在身体开始有反应了。此刻我扮演你爸爸,我想让你给我说说你的事业。”
“这么多年,我一直憋着不流泪。但是,一说到父亲,我就流泪了。”
学员
“任何人,任何难事都不能让我流泪,只有父亲让我流泪。我不想提他,一提到他,我就难受。”
学员
王克老师
“为什么?父亲挺优秀的呀,你也很像他。”
“正因为他认真优秀,我不想提他。”
学员
王克老师
“你提到他,你头晕吗?”
“我感觉头皮发麻,我不想掉泪。”
学员
王克老师
“你可以不掉泪,但是,我还是要把你拉回来,还要回到那个问题。”
王克老师
“我扮演你爸爸,你生意失败,过得不好,我特别想关心你,想了解关于你的事情,你愿意跟我说说吗?”
“不愿意,真不愿意。”
学员
王克老师
“为什么?”
“说不出来原因,就是不愿意。”
学员
王克老师
“好的。这就是你的创伤点。”
“因为一直以来,我都是自己一个人。今天,我也是鼓起很大的勇气上台的。”
学员
王克老师
“是的,你一直都是你自己。你看,此刻我扮演你爸爸,我都问你:我想关心你,我想知道我的女儿发生了什么?”
王克老师
“但是,你在抗拒。你说你事业衰落后,见到像纪琼院长和我这样的人,你就会很紧张。因为你没办法跟爸爸交代。”
“见到你们,见到曾经一起打拼的人,我都回避。”
学员
看见另一个自己,是疗愈的开始
听到这里,我的心仿佛被瞬间击中!这也正是我的创伤点所在。
这位学员的部分经历与我如此相似,我从她身上照见了自己曾经的影子。她就是王克老师派来拯救我的呀!
曾经的我,努力满足父母的期待,成为家族中的骄傲。
然而,“家族骄傲”这个光环,在我工作后逐渐破灭,甚至因为被拿来与他人比较而深感刺痛。
从努力到放弃,我在浑浑噩噩中度过了青春岁月,直到遇见心时代,才重新燃起了希望。
没想到,去年春节,由于在小侄子的教育问题上存在分歧,父亲严厉批评了我几句,我瞬间情绪崩溃,却强忍着没有爆发。
我曾是爸妈引以为傲的大女儿,从小到大一直是弟弟妹妹的“火车头”。
如今,只因为我学习心时代的课程,父亲不理解我、指责我,否定我所学的东西“不中用”,我倍感委屈。
以往,父母从未那样批评过我,当时的我无力承受父亲的否定与指责。从那以后,我本能地不愿回娘家,回去的次数也越来越少。
我是在逃避,不想面对父亲,不想触碰那份痛苦,可内心又无法摆脱“不孝顺”的自责。
虽然在过去的一年多里,通过学习与成长,我许多旧伤已渐渐愈合,但总还有一些残留的碎片,深埋心底。
没想到,竟在这样一个毫无准备的时刻,被这位学员的分享彻底疗愈。一瞬间,心中重担落地,整个人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也再一次获得了深刻的觉醒与成长。
感恩王克老师!感恩这位学员!
王克老师
“是的。因为你觉得自己没办法给爸爸交代。”
“是。”
学员
王克老师
“能试着跟爸爸交代一下吗?”
“依然没法儿交代,这是我内心真实的声音。”
学员
王克老师
“那我们换一种方式。我带着你去跟爸爸聊聊天,我说一句,你说一句。”
“我不想提到关于爸爸的事情。”
学员
王克老师
“但是,那是你的创伤点,你想解决你的创伤吗?当然了,我尊重你的决定。”
王克老师
“你说不想提到这件事情,那你的创伤就放到那儿了。”
“所以,多年来 我一直用执拗的方法来处理问题,虽然我知道这是错误的,但是我别无他法了。”
学员
王克老师
“对。那你愿意试一试吗?此刻,我带着你,陪着你。”
学员点头表示同意。这样的转变确实来之不易!
理解父辈的创伤,完成自我的和解
在王克老师的直播间里,有些人依然难以放下过去的创伤。
不是他们不想放下,而是因为几十年形成的心理负担,对他们来说,要迈出这一步真的非常艰难。
自从我学习了王克老师的《心理创伤疗愈课》之后,我意识到了父亲心灵上的创伤,但却感到有些无助。
我曾向王克老师请教是否可以为父亲做心理咨询,王克老师建议不要再让老人接受咨询,那样的过程可能会击垮他。听到这句话,我感到非常心疼。
我们这一代人有更多疗愈的机会和资源,但父母那一辈往往没有,也不再适合接受专业的心理干预。
因此,我们更应当努力自我成长,让内心变得强大,从而真正理解父母,实现与父母的和解。
王克老师
“你找个舒服的坐姿,深呼吸,可以闭上眼睛。30秒钟调整自己的姿势,我陪着你,我们马上要去见爸爸了......”
王克老师
“想象爸爸在我们面前,能看到爸爸是什么样子吗?”
“他正在对着我笑。”
学员
王克老师
“爸爸穿的什么衣服?”
“白色衬衫。”
学员
王克老师
“哦?那他一定很帅。”
“因为他一直都是板板正正的人。”
学员
王克老师
“哇喔,太棒啦!能描述他的状态吗?没关系,想哭就哭。”
“爸爸很温暖。”
学员
“这么多年,我都没有流泪了,我还以为我不会流泪了呢。”
学员
“但是,爸爸没有任何指责我的意思。”
学员
王克老师
“真棒!”
“他就在那儿默默地微笑。”
学员
王克老师
“你能够感受到他的爱与关心吗?”
“能,还有心疼。”
学员
王克老师
“还有心疼,好棒!”
王克老师
“闭着眼睛,看着爸爸,我们跟爸爸说说话,我说什么,你就说什么,你不需要思考。”
王克老师开始进一步引导学员。(王克老师扮演学员的身份)
王克老师
“爸爸,我爱你。”
王克老师
“我看到了你的笑容,我看到了你对我的心疼。我此刻感到很温暖。”
王克老师
“同时,我也很难过,我觉得我对不起你,我觉得我让你失望了。”
王克老师
“我一直想让你以我为傲,我特别想把我的事业做好,这是女儿对你的爱。”
王克老师
“但因为各种原因,我事业没落了,我一直不敢面对你,我担心你失望,我担心你会指责我,我担心你会嫌弃我。”
王克老师
“但我刚才看到了你,爸爸,我要向你道歉,我误解了你。”
王克老师
“我看到你对女儿的是心疼是接纳,无论我事业成败。对不起,我误会你了。”
王克老师
“我终于明白,不管我事业做得好不好,你都是我的爸爸,我都是你的女儿。”
王克老师
“我有资格做你的女儿;我有资格活着;我有资格犯错;我有资格做的不好。”
王克老师
“因为我知道,不管我做什么,你都会爱我,谢谢爸爸。”
王克老师
“看看爸爸此刻的面部表情是什么样子的?”
“还是微笑地看着我。”
学员
王克老师转化父亲的角色,继续引导学员。
王克老师
“女儿,这些年我很难过。我难过的不是你事业没落,而是做不好后你不想让爸爸操那么多心。”
王克老师
“你觉得你给爸爸丢人了,我不知道爸爸做了什么让你产生这样的误会。但我今天特别的欣慰,特别的高兴。”
王克老师
“你终于坐在我面前,告诉我你的困惑。”
王克老师
“爸爸也向你道歉,这些年我一直怕打扰你,伤害你。所以,你的情况但我一直不敢问。”
王克老师
“但是,爸爸一直在关心你,担心你。今天,我的女儿让我知道她心里边的困惑与卡点。”
王克老师
“我看到了一个特别勇敢的女儿,特别真实的女儿。”
王克老师
“所以,爸爸也想跟你说:女儿,不管你事业做得好不好,都是我的女儿。”
王克老师
“不管你事业做的怎么样,你都有资格做我的女儿。”
王克老师
“在此,爸爸要祝福你,你的命运是你的命运,爸爸的命运是爸爸的命运。”
王克老师
“我祝福你在你命运的轨道上,活出你自己。不管是失败也好,成功也好,你都是你。”
王克老师
“爸爸的责任,是看着你,陪着你。不管你怎么样,我都支持你,我的好女儿。”
那一刻,我与父亲和解了
我闭上眼,跟随王克老师的声音,完成了一场与父亲的对话。那一刻,我泪如雨下,眼泪和鼻涕止不住地流。
泪水涌出,情绪释放,创伤仿佛被温柔地抚平,身心与大脑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我特意用一分钟,将这种美好的感受在身体里细细刻印,让身体牢牢记住。不知不觉间,我的嘴角扬起了笑容。
这位学员说,自己的父亲已经离世,王克老师建议她去墓地和父亲说说话——因为亲人从未真正离开,他们只是去了另一个世界。
相比之下,我更加庆幸,我的父亲依然健在,让我有机会在他在世时完成这场内心的和解。虽然我还没有回娘家,但我在心里已经真正与父亲和解。
也许,是时候回去看看,和他坐下来聊聊。说不定,父亲心里也藏着一个结,一直在等我呢。
妈妈之前问过我,那段时间回家少了,是不是因为父亲上次批评我的事。我怕他们担心,就撒了个谎,说不是。
可内心深处,那份沉重始终没有消失。庆幸的是,通过这次课程,我终于被疗愈,与父亲达成了和解。由衷感恩王克老师,也感谢那位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