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奋赢
时间:2025年9月7日
|前言|
王纪琼院长的精彩指导
(...)
纪琼院长
“你今年多大了?”
“16岁了。“
孩子
纪琼院长
“上几年级了?”
“本来该上高中的,但是我休学了。”
孩子
纪琼院长
“休学多长时间了?”
“休学两年了。”
孩子
纪琼院长
“那就是在14岁的时候就不上学了,对吧?”
“对。”
孩子
纪琼院长
“那这两年里,你能不能给纪琼院长简单描述一下你是咋过的?”
“睡觉,打游戏。”
孩子
纪琼院长
“你声音可以大一点。”
“这个声音很小吗?”
孩子
纪琼院长
“反正有点小。没事儿,我靠近点听。第一,打游戏;第二,睡觉。我记一下,还有吗?”
“出去玩儿。”
孩子
纪琼院长
“第三,出去玩儿。还有吗?”
“没有了。”
孩子
纪琼院长
“这三件事儿上学也能干。上学的孩子也睡觉,也出去玩儿,也打游戏。你这不跟上学的孩子一样吗?”
“对。”
孩子
纪琼院长
“那是啥原因没去学校的呢?”
“心理问题。”
孩子
纪琼院长
“心理问题?你用这么严重的词儿,是啥心理问题,你方便说不?”
“同学搞孤立,还有父母的原因。”
孩子
纪琼院长
“同学搞孤立,咱现在又没在同学那儿,对不对?父母的原因,你有没有跟你爸爸妈妈好好谈谈呢?”
“谈不下去。”
孩子
纪琼院长
“你有没有寻求帮助呢?”
“没有。”
孩子
纪琼院长
“那我觉得不太好。刘备打仗打不过还会找诸葛亮呢。你和爸妈谈不下去,为啥不寻求帮助呢?”
“我不知道该怎么去寻求帮助。”
孩子
纪琼院长
“做咨询,这多简单了。比如,你手机坏了咋办?找人修;车坏了咋办?找人修;生病了咋办?去医院呗。”
纪琼院长
“你不高兴了,谈不下去了,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做咨询呗!你觉得纪琼院长说的对不对?”
“对。”
孩子
纪琼院长
“那你愿意这样去做吗?”
“愿意。”
孩子
纪琼院长
“好,另外我说一下你具备的三个优点,你愿意听吗?”
“愿意。”
孩子
纪琼院长
“第一个优点:你是一个内心渴望意义感和价值感的孩子。”
纪琼院长
“就比如,咱俩正在连线,像亦师亦友一样谈话。你正在做一个有意义的事儿,我说的对吗?”
“对。”
孩子
纪琼院长
“你说你压力大,但是谁压力不大呢?你想过没?你觉得纪琼院长压力大不大?”
“每个人都有压力。”
孩子
纪琼院长
“是的,我的公司三千多平,养活了196个员工。你知道每个月要给他们发多少工资吗?”
纪琼院长
“孩子,我是老师出身的,还不会当老板。我是一不小心把公司干大的。”
纪琼院长
“9月3日—9月4日我专门请了一位北大经济学院的老师过来教我‘如何做老师?’,今天我又专门请了长松咨询的老师过来教我‘怎么做老板?’”
纪琼院长
“我这四天请了两个老师,我压力也大,我也在求助。”
纪琼院长
“而你正在通过线上连线的方式跟我聊天,说明你是一个愿意求助的孩子。这是你的第二个优点——会寻求帮助”
纪琼院长
“第三个优点——会排解压力。虽然你用的是吸烟这样不好的方式,但是你至少是在排解自己的压力,这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
纪琼院长
“有些人‘中毒’太深,他不会排解,就会把自己憋出内伤。于是,不会排解压力的人就容易伤害自己,折磨自己。”
纪琼院长
“你至少在排解压力,只是你用的方法不对。但是方法不对也是个方法,总比没方法强。你觉得纪琼院长讲的有没有一些道理?”
“有道理。”
孩子
纪琼院长
“对了,咱们换个排解压力的方式就行了。如果换不了,就主动寻求帮助,找专业的咨询师好好聊聊,这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纪琼院长
“再说了,咱才十六岁,你又不是老太太,一切都来得及,你愿意接受不?那咱就这么约定,好不好?”
“好的。”
孩子
纪琼院长
“你还有啥想跟纪琼院长说的吗?”
“我想说的是我的父母压力大了,会在家里发脾气、喝酒。”
孩子
“我不会抽烟的时候就通过伤害自己的方式缓解压力。”
孩子
“感觉划了口子就会缓解一些。后面会抽烟之后总是被父母骂,今天早上就被骂了。”
孩子
纪琼院长
“所以,我建议你寻求专业咨询师的帮助是最好的。你爸妈现在还这样吗?”
“他们一直是这样,不过,最近我妈妈好一些了。”
孩子
纪琼院长
“所以,纪琼院长给你的建议是:咱们找个专业的咨询师,好好看看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好的。”
孩子
纪琼院长
“但是一定记住,你有三个优点。”
纪琼院长
“第一,你做了一个有意义的事儿;第二,你在主动寻求帮助;第三,会减缓压力,只是方法不对,我们调整方法就行了。”
纪琼院长
“最后王纪琼院长送给你一句话:‘一切都来得及!’”
纪琼院长
“如果你的爸爸妈妈愿意接受咨询就更好了,咱自己难受咱就先调整自己呗。咱们俩先聊到这儿,好不?”
“好的,谢谢纪琼院长,纪琼院长拜拜!”
孩子
纪琼院长
“拜拜!”
一切都来得及!
(...)
“一切都来得及,你不是86岁的老太太,你才16岁啊。”王纪琼院长的这句话,不仅是说给小梦的,也是说给千万个同样被困于压力、迷茫与自我伤害中的孩子。
更值得深思的是——毁掉一个女孩最快的方式,就是拥有一个“那样”的父亲:冷漠、忽视、指责、情绪暴躁。
正如王纪琼院长所说:“我们都活到这个年纪了,别总跟孩子过不去。有本事出去应对外界,何必总把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
如果你也在家庭中感到无力、焦虑或沟通困难,正如院长所建议的——应当主动寻求帮助。参加王纪琼院长的《家庭生态课》,让家真正成为每个人的力量之源,而不是压力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