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爱与心同行
时间:2025年7月27日
Part 01.
|前言|
在一个服务区,王纪琼院长将三辆大巴上的研习院学员单独集合起来(家人们都留在车上),对我们说:“我给大家提五个问题,请认真思考。”
家庭关系
(...)
纪琼院长
你们自己觉察一下,带孩子来参加课程的,你们的注意力在哪儿?是不是在孩子身上?如果是在孩子身上,那你就错了。
纪琼院长
如果你是带爱人来的,就要把注意力放在爱人身上;
如果是带老人来的,就把注意力放在老人身上。这样,孩子才会把注意力也放在老人身上。
纪琼院长
你不能一直给孩子打杂:一会儿递个水,一会儿扇个扇子。你得让孩子学会成为心疼父母、关心父母的人。
你要培养一个在家庭里面承担家庭责任并心疼你的孩子。
——王纪琼
王纪琼院长讲了自己和Mary老师一起带三个孩子出门的事情,告诉我们如何让孩子的注意力放在关心爸爸妈妈身上。
我确实是一直盯着孩子,因为我家孩子还不到五岁,是团里年龄是最小的,所以我的主要职责就是照顾8岁的侄女和这个娃,丝毫没有注意到老人。
王纪琼院长的第一个警钟敲响时,我瞬间懵圈了。于是,我开始察觉我的行为会让孩子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照顾老人。
如果想培养一个心疼自己的孩子,首先自己得是个心疼父母的人。
责任界限
(...)
纪琼院长
这个过程中,你有没有分清责任界限?
为啥有些妈妈在领了票之后,死死地攥在手里,你咋不交给孩子保管呢?
纪琼院长
怕孩子拿丢花钱再买,也得让孩子学会不允许丢。否则,永远就是你在拿票、管票。
纪琼院长
再看看,自己有没有边走边说教?看见个瀑布还要扯到学习上。
纪琼院长
你看看到底是你的语言量大还是孩子的语言量大?
这个过程我还是做的不错。每次领票都是侄子去领,回来发给大家,而且每个人的票都自己拿着,小家伙虽然不要票,但是我和他一起的票也都是他拿着。
小侄女更是厉害,连我们的房卡都是她保管、餐票也是,他们各自负责自己的东西,又各自负责公共的事务。
我只需眼睛看着跑得飞快的小子,放松地享受跟团的惬意,尤其是跟王纪琼院长的团,知道纪琼院长和心时代的团队一定会尽心尽力为我们考虑。
我除了孩子们会回复孩子们问的一些问题之外,我的语言控制在最少。
心理建设
(...)
纪琼院长
当孩子说:“排队、等车可烦人了!”你怎么说?你会不会说:“就是,可烦人!”
纪琼院长
你得说:“孩子,咱出来旅游,本来就是来折腾的。”出现问题,马上做心理建设,这才是我们该做的。
纪琼院长
杨家岭那里走错路,你是抱怨呢?还是给孩子做心理建设呢?
纪琼院长
通知研习院学员集中,但后来没有集中。你的第一反应又是什么呢?
当我们走错路的时候,我能轻松对待,没有抱怨。老人、孩子也都认为是正常的事情。
通知研习院学员集中,但后面又通知不集中了。我想那肯定是有不集中的道理。一念带万念,当我笃定跟着王纪琼院长走的时候,那准没错!
不抱怨、不抵抗、向内寻、勤思考,让一切朝着更好的方向前进。
——王纪琼
不过我也有需要成长的地方。在下午去壶口瀑布的时候,有很多种类的票需要领:学生票、老人票、成人票、景区票、乘车票......搞得我晕头转向。
于是在无厘头的情况下,我对导游就有点情绪,觉得怎么发个票都搞不清楚。所以自己的“包子味”一定还是有的。
从今天起,我要觉察到自己散发的包子味儿。
——王纪琼
我得拿这个做警醒,如果我再遇到类似的情况,首先要自我察觉一下,然后再给孩子们和老人做心理建设。
学会反思
(...)
五天四晚的行程中,王纪琼院长提前一天就为我们安排好了住宿,我们是否怀着感恩之心?
面对意外情况(如物品丢失、迟到、擦伤等),是否需要反思并避免再次发生?是否引导孩子从中学习?
德高望重的王纪琼院长和学员们的父母全程陪伴,试问:如果您的孩子未来能取得王纪琼院长这样的成就,您是否能像他一样亲力亲为?
我深深感恩王纪琼院长,让我有机会带着全家轻松旅行。即使半夜十二点,我也坚持写“每日一省”的文章,但更多是对自我的反思。
在前往延安的路上,我回顾着自己的成长记录。纪琼院长引导我们反思的,不仅是日常琐事的记录,更是我们是否具备这种觉察和思考的意识。
宏观引导
(...)
纪琼院长
作为父母,你有没有告诉孩子来延安的目的是什么?有没有和孩子说什么是笃行班,参加笃行班的意义是什么?有没有告诉家人,为什么要拖家带口的来上课?
纪琼院长
我给学员布置的作业,你回家就写。孩子问:“妈,你咋还得写作业呢?”
纪琼院长
你说:“是啊,王纪琼院长给学员布置作业,有人写,有人不写。但是妈妈愿意写,因为我想要成长,我知道纪琼院长是带着我们成长的!”
纪琼院长
这样你的孩子看到了,他在面对他的作业的时候会不会也这样想?
王纪琼院长说的对!为啥我没有给孩子们进行宏观引导呢?本想着到达课程地点的时候要给孩子们开个会,跟孩子们讲讲为啥来延安,为啥参加纪琼院长的笃行班。
但是到延安后,时间比较晚,行程也很紧,所以自己就懈怠了,就把这个最重要的宏观引导给忽略了。
王纪琼院长把这两天看到的学员的表现统统给我们罗列了出来,让我们看到自己需要成长的地方。我突然发现,这就是笃行的含义呀!
一件事,不是说表面学会了就行,只有通过笃行,不断地琢磨学习、反复咀嚼,不断实践,才能把事物的本质规律内化于心,做起来才能得心应手,自己才能进入更高境界。
反思与展望!
(...)
于是,今晚8点50分,我带着我的团队,开了一个会议。介绍了来延安的初心,传达了王纪琼院长的殷切期望。
回顾我们7人团队这几天的优秀表现:虽然我们团队有最大年龄的学员也有最小年纪的孩子,但从来没有拖2号车的后腿。
老人把自己照顾好,年轻人把团队事务对接好,小孩子把自己看好。我们还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比如:年轻人的手机使用、小学生的阅读打卡、幼儿情绪管理等问题。大家都有了清晰的认识和解决办法。我更加期待明天的行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