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咨询:0371-55550996微博微信在线咨询

在亲子关系方面踩过“雷”的家长,会更懂这篇金句的含金量

发表时间:2025-07-19 17:09:56 阅读次数:

 

 

 

Part1—前言

 

 

 

孩子遇事情绪化,摔东西?

青春期的孩子叛逆,无法管教?

孩子对手机使用规则置若罔闻?

......

或许能在海勇老师的这篇金句中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以下是海勇老师的金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01

 

孩子的大脑本身就是情绪脑主导的,如果说我们自己的情绪总是跟着孩子的情绪在跑,那么增强的就是孩子的敏感、不确定和爆发频次。那么相反,如果父母是稳定的,孩子也会慢慢的回到稳定,来到事情当中,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

02

 

所有事情的发生都是我们进行家庭教育的契机,关键的关键是我们不要陷入到孩子的情绪,也不要和孩子一起陷入到事情,而是能够陪伴孩子一起经历生活的内容和过程,让孩子有机会在这个过程里积累更多的生长经验、社会经验。

 

03

 

亲子关系是一个大背景,起到包容的作用,也就是说可以让孩子在这样的一个大场景里觉得自己是安全放松的,所以,父母作为这个场景的主导者一定得是稳定的,而不是不安全的制造者,这一点很重要。

 

04

 

长辈对孩子的高期待,会被孩子“忠诚”的奉行,转化为自己对自己高压力、严要求,导致孩子悬在空中,活在自己的情绪里面、认知里面,而没有活在现实里,无法体会到现实生活中行动、付出的快感,就产生了自责、自罪、内疚等心理。

 

05

 

孩子给自己贴上负面标签,接着就会降低对自己的要求,自然也就无法取得理想的成绩,不理想的成绩又印证了孩子给自己贴上的负面标签,如此反复循环,学生很难客观、真实的评价自己的能力。

 

06

 

(在家庭教育中)任何一个错误行为的背后都有一个正确的动机,当我们还没有清晰孩子的动机的时候,就给孩子贴上了异常的标签,而且还用这个标签吓自己,甚至可能批评和恐吓孩子,这本身就是自己的问题,可能跟孩子没有关系。所以,做一个愿意去透过孩子的行为看孩子内心世界的父母。

 

07

 

当你能够看到眼前“真实”的孩子和他“真实”的行为,然后再带着他从这个“真实”里走到“应该”里,(一切)才会顺理成章。否则,你对于孩子的否定都会成为孩子心理上的遗憾和坑洞,而让孩子无法进入下一步。

 

08

 

当孩子得到了应有的支持的时候,孩子的心自然会跟你越来越近,我们永远只能做自己能做的事儿,把别人和别人的事留给他人,去发展自己和自己的事,当你回归到自己这里的时候,很多念飘过,也只是飘过。

 

09

 

青春期的本质是危机,危机意味着既有危险,也充满机会,他们在学习、情绪情感、信念想法,甚至价值观等方面都充满着可能性。所以这个阶段更需要家长有发展型眼光,成长型思维,随时准备着接受孩子的变化。

 

10

 

孩子处于青春期这个阶段,同性父母是孩子的梯子,异性父母是孩子的扶梯人,(孩子)借助于同性父母去明确自己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11

 

成人和孩子最大的区别就是比他们少了更多的可能性,因为我们经常会被过去的经历、脑海里的信念、周围的条条框框限制,孩子却没有,所以他们就可以很自由,拥有比我们更多的可能性;我们身上的这些经验、信念,却是孩子身上所缺乏的,也是他们的成长里所需要的,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关系就是最好的教育!”

 

 

 

Part2—学员问题及答疑

 

 

 

随着孩子放暑假,家长出现的焦虑问题

 

通过整理正在进行的《第3期唤醒自驱力实学陪伴营》学员的问题及答疑,小编发现由于孩子放暑假,家长对孩子的焦虑程度显著增强,出现了:

 

·安排了假期作业,但依旧在和孩子纠缠;

·和孩子的亲子共读无法开展进行;

·想让孩子执行块状计划,但遭拒;

·想用家务丰富孩子,但受挫;

·孩子在自家店做暑假工但是会摸鱼;

·带孩子去图书馆后,孩子消极摆烂;

·拒绝孩子的坐船要求,孩子就哭闹;

·想让孩子用有意义的电视剧替代小视频,很无力等方方面面的亲子教养问题。

 

 

 

Part3—关系就是最好的教育

 
 

01、海勇老师指导

海勇老师经常指导我们:关系就是最好的教育,遇到问题时要运用双圈理论先团结好孩子,搞好亲子关系。

 

然后,带着好奇心去充分的了解孩子,避免先入为主;接着,在尊重孩子的主体性及需求的基础上,再拿出自己的主见和要求;与孩子一起约定和协商出既对其有要求又是对方愿意且能实现的目标,制定出既能满足自己又能满足孩子的方案与规则。

 

教育是三分教,七分等的过程。最后,用约定是方案、规则、孩子的自律、家长如如不动的提醒去协调这一切。

 

 

 

Part4—孩子情绪化家长该怎么做?

 

 

听海勇老师怎么说

 

 

 

 

 

 

 

 

 

 

 

对于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及其衍生的情绪化行为这一问题:作为父母我们要无条件的接纳孩子的情绪,允许他有情绪,陪着他或是抱着他,让他的情绪自行退去;

 

作为父母我们要有条件的约束孩子的行为,对于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可以不予理会,让其自行消退。

 

除了亲子关系矛盾之外,学员比较关注的还有夫妻之间互相挑剔、孩子谈对象、员工不听话等方方面面的问题。没有学习《唤醒自驱力》,我想我们会很容易陷入到事情里、陷入到情绪里。

 

 

 

 

参加了《唤醒自驱力》,遇到的这一个个问题经过学员的梳理与提问、经过海勇老师、关朝磊老师专业的分析与解疑,这些问题都会成为我们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成为我们成长的一次契机!

 

以下是一些近期的《唤醒自驱力》学员反馈:

 

在亲子关系方面踩过“雷”的家长,会更懂这篇金句的含金量

 

在亲子关系方面踩过“雷”的家长,会更懂这篇金句的含金量

 

在亲子关系方面踩过“雷”的家长,会更懂这篇金句的含金量

 

在亲子关系方面踩过“雷”的家长,会更懂这篇金句的含金量

 

在亲子关系方面踩过“雷”的家长,会更懂这篇金句的含金量

 

在亲子关系方面踩过“雷”的家长,会更懂这篇金句的含金量

 

在亲子关系方面踩过“雷”的家长,会更懂这篇金句的含金量

 

在亲子关系方面踩过“雷”的家长,会更懂这篇金句的含金量

 

在亲子关系方面踩过“雷”的家长,会更懂这篇金句的含金量

 

在亲子关系方面踩过“雷”的家长,会更懂这篇金句的含金量

 

在亲子关系方面踩过“雷”的家长,会更懂这篇金句的含金量

 

在亲子关系方面踩过“雷”的家长,会更懂这篇金句的含金量

 

在亲子关系方面踩过“雷”的家长,会更懂这篇金句的含金量

 

咨询热线:0371-55550996

COPYRIGHT © 2020 心时代父母 版权所有 豫ICP备18001889号 技术支持:网站建设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