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钱江英
时间:2025年7月9日
Part 01.
|前言|
当信任在方塘里开出花
(...)
晚上10点了,先生还没有回来,我已经有一丝丝想叨叨他:“咋还不回家呀,经常回家那么晚。”正嘀咕着呢,没一会儿,先生回来了,在门口隔断处探出来个脑袋,笑着看着我。
看见先生,我噗嗤一笑,先生的样子着实有点儿可爱又俏皮,果然,男人至死是少年!他神秘兮兮地拿出来礼物,一边拿,一边喊孩子过来欣赏我的礼物,我一下子惊呆了......
竟然是两本厚厚的书——《方塘育见》,两指那么厚,A4纸大小,真是个大部头啊!手一摸,还带着刚刚装订成册的余温。此刻,我才明白,先生之所以回来这么晚,一直在悄悄地准备这份礼物。
怪不得,前段时间,先生回来晚了,我问他:“咋又回来那么晚?”先生说:“我一直在办公室看你的文章,你信吗?”我毫不犹豫地说:“信,当然信啦!”
假如,我还像学习前那样用固化思维说话,我肯定不由分说地指责先生天天回家那么晚,我一个人带孩子如何如何辛苦,还有现在的惊喜吗?还有现在的家庭和睦吗?
当然了,我并不是要忍气吐声,或者故意压抑自己,说着言不由衷的话,而是我真正成长了自己,把注意力放在了自己的身上。
从今天起,我要为自己而活,然后我才能成就他人。
——王纪琼
所以,我选择无条件的相信他。而如今的事实证明,先生确实在做比我想象中还要多的多的事情。
一本从导师班诞生的生日书
(...)
我惊喜地说:“谢谢你,王先生,这是我收到最好、最用心的生日礼物,这可是你用心整理出来的,特别棒的、前所未有的生日礼物!我太喜欢啦!这可比发个红包有意义多啦!不过,你给我发红包,我也照样喜欢。”
先生一听,笑了:“可不哩,我自从上了王纪琼院长的第33期《导师班》就开始准备啦,弄了十来天啦!多亏在《导师班》遇见韩焕玲大姐,她和另一个同行的伙伴一起给我建议,让我出成书,送给你当生日礼物。”
“正好一算,还有十几天就是你的生日了,时间有点儿紧,所以,只整理了你公众号里上《导师班》前后近三个月的文章。”
先生来线下上第一次《导师班》,就遇到了贵人韩姐,我和韩姐正好之前就认识,非常熟悉,经常线上读书慧线下上课,也常见面,或者电话里聊聊天,相互陪伴成长与解惑。
韩姐15年前都开始学习啦,令我佩服不已。毫无疑问,韩姐是我的“光光级”前辈和榜样。有一次,韩姐在我文章里看到我家先生这次要去线下上第33期《导师班》,就想见见他。
找到导师班的志同道合的光光级朋友,你就这么做,你会发现你的生活都会一点点变好。
——王纪琼
没想到,先生和韩姐一次下课见面闲聊,韩姐不经意间给了这么棒的建议(其实,韩姐也有给自己出书的奇思妙想),先生也欣然接受。
你说巧不巧?你说缘分神奇不?幸福来得太突然了,一切又是那么地顺理成章和水到渠成。
笔尖上的家风
(...)
孩子赶快跑出来一探究竟。先生:“乖乖,妈妈是不是很厉害?我才整理了妈妈短短俩月的文章,都已经有15万字啦,妈妈其实都已经写了800多篇文章,160万字啦,可以出十几本书啦!”
孩子神奇地听着爸爸说的,又好奇地翻看书。氛围自然而然地烘托到这儿了,我顺口笑说:“乖乖,妈妈突然有个想法,你开设一个公众号,爸爸也开设一个公众号,咱们一家三口都各自写文章,等有一天,让爸爸把咱们一家三口的文章都出成书,咋样?”
“乖乖,这次是爸爸悄悄地给了妈妈惊喜,下一次,出书,邀请你给爸爸妈妈写序,你出的书,爸爸妈妈也给你写序,咋样?”孩子说:“好呀,好呀!”
孩子一边高兴地说,一边要走了我的书,并取走一本《苏东坡传》,一个人坐在卧室椅子上津津有味地看起来。欧了,给孩子心灵种下一颗种子!我和先生相视一笑。
从今天起,我要给我的孩子心中种下一颗种子。
——王纪琼
4年了,我特别想让先生学习心时代的课。从失望到放弃,再到重新出发,最后我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成长上。没想到今年6月,第33期《导师班》开课时,先生主动告诉我的学习顾问丹阳,他要去线下上课。
夫妻同修,夫妻统一战线,孩子也在成长和进步中。祝愿心时代蒸蒸日上,祝愿更多家庭越来越好,让中国家庭更温暖!
最后,附上先
生为我的《方塘育见》作序:谨以本册手稿作为生日礼物送给我的夫人——钱江英老师,祝生日快乐,天天幸福!
160万字背后的爱与仰望
(...)
前几天,我参加了心时代第33期《导师班》线下课程。课程期间所交流的学员都对我来现场学习给予了很多鼓励和赞美!
在高手面前我只能实事求是的说:“我媳妇学的多我学的少。”他们听后就都会追问我的媳妇儿是谁,我随口一说钱江英,网名——方塘。
听闻此言,都竖起大拇指:“江英老师啊,厉害!”“方塘老师啊,厉害!”,再配以放大的瞳孔、赞赏的语气、抬高的声调、前倾的姿态……我感到十分惊讶,一开始我在想心时代的学员都这么会赋能吗?于是,微微一笑,就此划过。
后来说的人多了,我对自己的想法产生了质疑,难道他们说的是真的?难道我的夫人真的很厉害?于是我专门打开公众号,搜索“方塘育见”,认真的看了看她写的文章,产生了一点点的震惊和触动!
导师班第二天晚上回家后,跟夫人聊起了她的文章,她轻描谈写的说已经写了800多篇原创文章,粗略的估算应该约有160万字,那一刻,这两个数字震惊了我。
于是,那天夜里,我躺在被窝里打开公众号,悄悄的看到了凌晨三点,我坐起来,看着旁边这个已进入梦乡的女人,脑海中浮现出她这几年的坚持和不易,内心产生了深深的敬意,在她的额头重重的吻了三下。
有一次课间休息,偶遇同期导师班学员韩焕玲老师和她的好友,我们又聊到了夫人的文章,韩姐说:“你可以把文章做成书出版。”旁边的老师也说:“作为生日礼物送给她多好呀!”两位老师的话,点醒了我,那一刻我觉察到我是应该做点什么。
夫妻是彼此成就的。
——王纪琼
我看了下手机日历,发现十天后就是夫人生日,于是当场接受了两位老师的建议,还约定送她们一人一本,并承诺一定要在生日前完成。现在想来,仍然特别感谢两位老师的鼓励、点拨和赋能。原来高人就在身边,何必舍近求远。谢谢你们,我生命中的贵人!
纪琼院长的《导师班》结束之后,我开始秘密整理公众号文章——阅读、复制、调整格式等等。但发现文章实在太多,工作量太大,可用的时间实在太有限。
2025年4月1日—2025年6月23日(导师班结束)发表的文章就有78篇,15.23万字!我想,那就先整理这些,算作生日礼物,先完成再完美,以后专业的事就找专业的人做吧。
由于时间所限,本册手稿仅收录了近三个月的文章,虽有些遗憾,但却已震撼了我!一个女人的成长与蜕变、勇毅与坚持,已经清晰的展现在我的眼前;梦想的魔力、坚持的力量,已经深深的刻入我的脑海。
我看见一个女人正展翅高飞怀揣梦想,奔赴梦的殿堂;我看见一个女人正九天翱翔闪闪发光,播撒爱的芬芳。
惟愿携手前行,悉心陪伴,扎根地面,云端相见。加油,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