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钱江英
时间:2025年7月4日
Part 01.
|前言|
一场关于倾听的修行
(...)
在我聊天过程中,我意识到我不知道我的初心是啥了,我也不知道聊天的主线是啥了。
本来是聊A这个话题,结果,忽然想起来B跟A有关,聊着聊着又发现C和B有关……出发太久了,都忘记目标要去哪儿了。人不幸福的时候,聊天如此,人幸福的时候,聊天亦如此。说到这里,我自己笑了,先生也笑了。
我惊讶于先生有耐心且安静地倾听,从头到尾没有打断我,也很感谢先生对我啰啰嗦嗦的包容。以前,先生问我:“你重点想表达啥?”,我还不高兴,我觉得他对我不耐烦,更确切地说,我被直接指出来问题,感觉不爽。
先生去上王纪琼院长的《导师班》,回来以后,总是值得我发现的闪光点,用他略显自恋且无比自信的话来说:“我本来都很好,只是你没发现。”
确实,有时候是我一叶障目。不过,学习让我变得通透起来——越来越能看见先生的好,发现孩子的好,也更能欣赏自己的好。如今心里容得下更多人,承受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也越来越强了!
"一果多因"的智慧
(...)
先生最喜欢听我聊张老师。说到张老师做的第一个咨询案例时,我便滔滔不绝!
"来访者(妈妈)设置了两个'陷阱'。第二个'陷阱'是——孩子重度抑郁。从妈妈的诉说来看,普通老师会掉进这个陷阱,认为孩子是因为被忽视、被比较导致了重度抑郁。”
“而资深老师则会发现"真问题"——为什么这么多孩子中唯独这个老二出了问题?她为什么让你这么难受?聊到这里,我无比惊喜,原来那位妈妈说的并不是"真问题",孩子抑郁的问题还有更深层的原因。”
先生说:“对啊,这就是一果多因。律师出庭辩护的时候,也会面质,当事人出现的这个果一定是那个因导致的吗?这个果背后还有别的因。一果多因,这是逻辑思维。”
先生这么一说,我立马清晰多了。“对啊,对啊!你作为律师,这逻辑思维能力也是让我佩服不已啊。”
互相指责到相视一笑
(...)
昨晚临睡前,我们邀请孩子来卧室聊了个五毛钱的天。
聊着聊着,孩子一不小心把牛奶洒床上了。当时,我们一家三口谁都没有发火,而且默契地相互配合找纸巾清理。结束后,先生笑着跟孩子说:“乖乖嘞,要是以前,你妈妈看见这场面,肯定得吵咱们。”
说实在的,那一瞬间,我确实有点躁动,只不过,比以前稳定了许多,心理承载能力也提升了许多。我还没有接先生的话,孩子先接住了。
孩子
“不是的,爸爸。要是以前,你肯定会吵我,你这次没吵我,跟以前有变化。”
“不会吧?爸爸以前也不吵你呀。”
老公
我默不作声,静观其变,择机而动,做一个教育观察者与引导者。
孩子
“以前,你吵了。”
“乖乖,你觉得爸爸为啥现在不吵你了?”
我
孩子
“因为爸爸现在去上《导师班》了,回来不吵我了呗。”
“哦,看来,爸爸去学习,回来变化还是很大的呀,看来,有用,对吧?”
我
孩子点点头。
默契地笑说:“咦,看来,爸爸去学习很有用啊。你要是去学学,估计也中。”
老公
孩子
孩子思考了一下问:“妈妈,鬼谷智慧特训营最大年龄可以参加到几岁,是不是到高中毕业?”
我很惊讶孩子的小脑瓜里都在思考着啥:“是呀,乖乖。”
我
孩子
孩子一边算着,一边不无遗憾地说:“妈妈,看来,我只能再参加六次,就没有机会参加了。”
孩子
“王纪琼院长也不让大学生参加,这样,我高中毕业后,就又能参加了!”
藏在鬼谷智慧里成长密码
(...)
看来,孩子是真喜欢鬼谷啊!我和爸爸相视一笑。
要知道,孩子这次暑假是第三次复训鬼谷啦。第一次参加是9岁,小小的身影,背着大大的背包,还拉着拉杆箱。
大巴车出发的时候,紫娟老师说孩子一把鼻涕一把泪的。11岁的孩子去年参加第二次鬼谷,回到家就开始游说她表姐,今年,姐妹俩再次一起成功报名参加鬼谷。
我说:“乖乖嘞,看来你是真喜欢鬼谷啊!等你长大了,直接找王纪琼院长申请了,毕竟,咱可是资深的鬼谷大姐姐啦,咱跟纪琼院长申请当弟弟妹妹的队长去。”孩子得意地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