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方塘育见
时间:2025年6月19日
Part 01.
|前言|
早上9点,两位主持人一如既往地按既定流程主持,一切都有条不紊、按部就班。主持人还让大家先梳理一下,看看有啥问题?5天4晚的学习,想收获啥?
几分钟后,王纪琼院长来了,一问才知道,主持人正在让大家梳理问题呢。
纪琼院长
“我的第一反应是:主持人已经没词了,没有花样了,该说的都说了,该进行的流程都进行了,院长咋还不来啊?这没有按原来说好的流程弄啊!”
纪琼院长
“我下电梯都发现了,一堆人在电梯口等我。我看见姜天(助理)打电话说:‘院长来啦,院长来啦!’我意识到完蛋啦。”
宁要精准错误,不要模糊的正确
(...)
一堂导师班上的鲜活成长课
我的天呐,我也完全没有觉察到。当时心里还想着:梳理问题,多好呀!这难道就是此次《导师班》课程升级的体现之一?直到王纪琼院长一针见血地指出来,我才明白缘故。
其实,纪琼院长完全可以不指出来,但是,这就是王纪琼院长啊,他不仅是老师,更是老板!他精益求精!他告诉我们:“宁要精准的错误,也不要模糊的正确。”
宁可要精准的错误,也不要模糊的正确。
——王纪琼
这也是王纪琼院长随时随地的能够把生活中发生的事,随机变成“教材”的本事。台下学员们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
同时,我也非常佩服优秀的东振老师和盘华老师有一颗“大心脏”,被当众指出来失误,依然能够做好定海神针,虚心接受,有条不紊地主持。
来心时代上个课,哪儿哪儿都能学到本事!
三阶燃场,迎师盛典
(...)
假设我是主持人,我会如何做?
第一步
我一定把会场弄得沸腾、激情、感恩,整体状态好的不得了,一直扛到大课老师的到来。
第二步
专门安排一个人密切关注大课老师啥时候到,只要大课老师从电梯里一出来,我第一时间就知道了。
我会提前进入预备状态,调动所有的学员,一边和学员互动,一边看着教室门。
第三步
只要看见大课老师进门,我会号召大家,用雷鸣般的掌声欢迎大课老师……音乐、掌声与欢迎的氛围,掀起上课的高潮来。
细节见真章
(...)
永远不要想:大课老师为啥迟到?
作为主持人,我存在的价值就是,大课老师迟到了,正好是彰显我主持人价值的时刻。
如果什么都按流程来,都按既定的方案来,还要主持人干啥?主持人要的就是随机应变的场控能力与感染力。
计划是赶不上变化,有计划的时候有变化,就要修改计划。
——王纪琼
王纪琼院长永远都注重细节,一边说,一边扭脸看见了两位主持人还在舞台下面站着,关切地让他们不用站着了,同时,让大家把掌声送给他们。
从"会场事故"到成长教材
(...)
“家事”能否如愿以偿?
恐怕你们也在琢磨与发愁,孩子为啥不上学呀?老公为啥不支持我啊?大课老师为啥迟到啊?……纪琼院长昨天说好的,不是这样的啊?我们按照昨天排练的位置把话筒给院长一递,都没有我们的事儿了呀。
批评有用吗?还不如点出来他们(主持人)的失误和不足,利用他们的失误和不足,作为他们成长的空间。
我保持接纳之心,耐心地教他们,同时,拿他们当教材,提升全体《导师班》学员的统筹能力、规划能力,以及内心的认知高度。
这就是王纪琼院长因地制宜,把“事故”变为落地实操的“教材”的本事!
如果你认为《导师班》就仅仅是个家庭系统教育课程,那你就大错特错啦!
如果你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运用到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那么,作为复训多次的学员,亲眼见证《导师班》课程的不断升级与创新的过程,我要祝贺你,真正赚到大宝藏啦!
从期待到绝望
(...)
在会场中,辨明生命的航标
主持人让大家在这儿梳理问题,越梳理问题,心里越痛苦,会场越安静,越来越死气沉沉。
如果再持续半小时,就有人开始哭了,看看自己惨不忍睹的人生,乱糟糟的家庭和原生家庭,看着静悄悄的会场,看着别人在笑,心里想“笑啥笑,有啥可笑的!
老师还不来,主持人也不吭声,坐这儿弄啥嘞?还让我一大早都跑来了。尤其是今天参加线下课的伙伴们,一夜的奔波,结果来了,让写问题哩。整个会场没有任何生气,静悄悄的!
觉察一下,你的家庭有没有这样的静悄悄?你的人生有没有无人支持?
永远把注意力放在自我的觉察上,认命修运,度己达人,只有升级了自我内在的能量,才能摆平世间的一切。
——王纪琼
就像两位主持人一样,他们肯定想让纪琼院长早点儿来,按时来,但关键是,世事无常,我们天天都在面对不确定的人生。
与心时代双向奔赴,携手前行;与问题同在,在纠错中前进,在不确定中确定地前行,不离不弃,陪着心时代一起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