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咨询:0371-55550996微博微信在线咨询

《青少年实操班》见闻及感想:孩子不是我们眼中的样子!

发表时间:2025-05-04 14:54:27 阅读次数:
 

 

作者:叶雪白

时间:2024年6月9日

 

 
 

前言

在《青少年实操班》全程陪伴孩子一天后,我最大的感觉就是:真佩服现在的孩子们!

 

佩服他们的思维发散活跃;佩服他们的思想先进;佩服他们有格局有远见;佩服他们活得简单而本质;佩服他们的表达力;佩服他们的很多很多方面。

 

《青少年实操班》见闻及感想:孩子不是我们眼中的样子!

 

 

"答案不止一个"的心灵成长课

 

 

举几个具体例子来说。课堂上彦东老师展示了一张图片,问同学们看到了什么?我也看过这张图片,我也知道这张图片是两个答案,但孩子们的回答是五花八门:是人脸、是花瓶、是沙漏、是幕布……

 

孩子们不仅从这张图片上看出不同的答案,而且经过彦东老师的引导,孩子们还认识到每一个人对每件事都有不同的看法,不存在对错,我们要允许自己做自己,允许他人做他人。

 

我们要能够接纳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不仅锻炼了孩子们接纳他人的能力,而且为孩子们良好的人际关系做了铺垫。

 

《青少年实操班》见闻及感想:孩子不是我们眼中的样子!

 

 

 

认知的疆界:谁在定义你的世界?

 

 

在发言环节,一个女孩更让我深深的佩服!

 

当时这个女孩拿起手中的矿泉水瓶子说:“这在我们的眼中是一个瓶子;在婴儿的眼中是一个玩具;在蚂蚁的眼中就是一个山洞;在办公室的地面上就是垃圾;在环卫工人的眼中他就是一毛钱……

 

每个人对同一件事情都有不同的看法,每个人都没有错,我们要允许别人有不同的认知,允许别人与你不同。你的世界是让别人来决定还是自己来主宰呢?你是想责怪这个世界,还是想让这个世界由你来书写呢?……(由于女孩的发言太震撼,我都听入迷了,听完才慌慌张张的记下来大概意思,由于她也是临场发言,也没有稿子,所以不是原话。)

 

女孩这掷地有声的发言,真的深深的震撼了我,下课后我又专门找这个女生学习学习,她又给我上了一课。

 

 

 

我和女孩的对话

 

 

《青少年实操班》见闻及感想:孩子不是我们眼中的样子!

老师,其实当时我还有一段话想说。

你还想说什么,现在说给我听吧。

《青少年实操班》见闻及感想:孩子不是我们眼中的样子!

《青少年实操班》见闻及感想:孩子不是我们眼中的样子!

善良的人看不到邪恶的目光,胆小的人看不到强大的力量,黑暗的人永远看不到阳光的希望。你是发光源,你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眼中的自己,才能改变自己眼中的别人,也就改变了整个世界,世界就是你眼中的样子。

 

《青少年实操班》见闻及感想:孩子不是我们眼中的样子!

 

天呐,听完孩子的这番话,我又呆住了。我们作为成年人,整天学习心理学,心理学上都讲到了投射,我们天天学习,在生活中还用不好呢。

 

孩子虽然没有专业学习心理学,但这不就是妥妥的投射吗?她虽然不能表达这个词语,但她能够看清这个本质,这不比知道什么高大上的词语更有用吗?

 

 

 

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01

 

 

 

当孩子跑得比道理更快

 

家长和老师还给孩子讲什么道理呀?尤其是初中及以上的孩子,他们的认知并不比我们低,甚至比我们略高一筹。

 

我也理解了,为什么青春期的孩子总是对老师和家长的说教不耐烦?因为我们说的在他那都已经落伍了,我们还在十年如一日不变的说呀说,而他们却每日都在变化的成长,这个之间有深深的沟通鸿沟。

 

所以家长和老师们要停止对青春期的孩子讲道理。

02

 

 

 

教室里的"静默逻辑"

 

我看到了孩子们拥有的多元文化,孩子们需要这样开放的展示平台。

 

如果在班里,孩子们就不太可能这样大胆的绽放,初高中生在教室里更多的是启而不发。再看看小学生回答问题,手举的高高的声音大大的,但是越上初中越不愿意举手,更愿意低头。

 

不是孩子们的学习热情下降了,而是受青春期年龄的特征影。,他们不想让自己显得张扬,显得高调,他们更多的是从众心理。所以孩子们需要课堂之外的学习成长,让孩子在一个成长型的圈子里大胆绽放自己。

 

像我上一篇文章中写道的“孩子们需要这样课堂”,孩子太缺这样的课了!

03

 

 

 

好的教育,从倾听开始

 

家长要多倾听孩子,向孩子学习,最起码守住我们的亲子关系。(家庭教育的底层逻辑就是亲子关系)我们做家长的不要总是高高在上的去说教孩子,也不要总认为自己学习了,自己说的就都是对的。

 

我们更多的是倾听孩子,看孩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能够给到孩子什么样的影响,而不是用我们的方法去控制或改变孩子,让孩子变成我想要的样子。

 

 

我的感悟!

 

 

写到这我又想到了晚上的成长对话。成长对话时,有一个八年级的孩子说到:“我妈总觉得好好学习很重要。其实她看的那些书都老了,或者说她的方法并不适合我,她也在很努力的教育我,而我却越来越抗拒。

 

通过晚上小组内一个多小时的成长对话,我更清晰地看见每一个孩子都很有想法,孩子真的不是我们家长眼中的样子,孩子口中的表达和家长连线时的说法基本都不在一个频道上,孩子表达的是他自己,家长表达的是他眼中的孩子或他希望看到的孩子的样子。

 

COPYRIGHT © 2020 心时代父母 版权所有 豫ICP备18001889号 技术支持:网站建设公司

咨询热线:0371-55550996

COPYRIGHT © 2020 心时代父母 版权所有 豫ICP备18001889号 技术支持:网站建设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