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常燕美
时间:2025年3月20日
昨天的导师班开课,我没时间听,今天随便翻开听了几分钟回放,就让我大开眼界,瞬间感觉如果用王纪琼院长讲的方法和逻辑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就像机关枪打蚊子一样,那真不算事儿!
昨天被抽中的一个妈妈上台诉说了自己和女儿的情况,妈妈原生家庭不幸福,每年自己都会情绪低落三个月,感觉自己有抑郁症。大女儿四年级已经不上学在家有三个月了,对妹妹也有敌对情绪,说妈妈不爱她只爱妹妹。
整个过程院长借助“空洞理论”和“歪脖子树理论”,通过讲解和指导让这个妈妈露出了笑脸,最终院长带着这位妈妈让她自己找到了解决自己问题的方法。
妈妈说了四条。第一,心疼孩子;第二,解决严重问题的三原则(听课学习解决普遍问题+个性问题咨询+陪伴成长);第三,修复夫妻关系;第四,常怀感恩之心感谢周围的人和事物。
院长通过专业知识判定妈妈没有抑郁症,只是抑郁情绪;在夫妻关系的问题上,院长进行了“想要啥先给出啥”的现场演绎;而闺女的情况则是需要妈妈学会爱的方法。院长也现场跟这位妈妈进行了互动示范,让我佩服的五体投地。
首先来说说“夫妻关系”,院长问这位妈妈想让老公怎样对自己?这位妈妈说在我情绪低落的时候,我想让他问问我怎么了?为什么不开心?多陪陪我。院长说你想要这三条,你自己先给出这三条,你老公表现的不耐烦的时候,你先问问他,你怎么了?为啥不开心烦躁啊?我多陪陪你吧?
生命的品质取决于行为的反作用力。
——王纪琼
我无法用文字来描述院长课堂上的精彩绝伦的演讲,还有院长说Mary老师的那段幽默的小插曲,在此我只是写了个框架,但我脑海里已经深深印下了这个画面和逻辑——“想要啥先给予啥,生命的品质取决于行为的反作用力”。导师班的这五天四晚里还有专门的修复夫妻关系的最全面最根本的讲解训练。
其次说说院长教妈妈如何心疼孩子,借此来唤醒妈妈对孩子的爱,同时让女儿感受到妈妈的爱,院长扮演妈妈,妈妈扮演女儿。
王纪琼院长的现场演绎教学1
女儿冷冷地说:“妈妈,我饿了。”
妈妈:“饿了?呀,这会儿我也有点饿了,你想吃啥乖?”
女儿:“不知道想吃啥。”
妈妈:“呀,这个菜我不会做呀,‘不知道’这叫啥菜嘞?好歹说个菜名呗!”(先有意思再有意义)
女儿:“我不知道!我也不知道我要吃啥。”(继续硬硬地回应)
妈妈:“嗯,那咱这样,我有食谱菜谱,咱一页一页翻,你觉着咋样?或者刷视频,刷着啥我给你做。挑战一下我,看看我能不能实现。”
听完院长的演绎,现场的这位妈妈突然整的没词了,说自己平时没有这样说过,不知道女儿会咋说。院长说那是因为你在女儿说“我不知道吃啥”的时候你已经被她带到沟里去了,跟着她的情绪掉进去了。由此我想到生活中有多少人都是被别人的情绪牵着鼻子走的,自己放掉了主动权和掌控权还委屈难过的不要不要的,包括有时候的我自己。
王纪琼院长的现场演绎教学2
妈妈:“来,刷视频,你看上了哪道菜我想法儿实现它,正好我也挑战一下我自己。”
女儿:“我不知道咋选!我不会选。”
妈妈:“没事儿呀,我替你选呀!来,这个可以不?”
院长用和孩子一起刷视频的方式,悄悄地缩短和女儿的空间物理距离。因为长期对家没有归属感的孩子在讨厌家长时是不愿意家长靠近她的,所以不能太明显。另外缩短物理距离的方法在实操班有大量的策略,以上是第一个爱孩子的建议。第二个建议,要多问问孩子的感受,同时在行为上见真章,细节在这儿无法展现,见课程中。
这位妈妈又描述了一下在生活中她母女俩的真实对话,请院长指导。
女儿:“妈妈,我饿了!”
妈妈:“你想吃啥?”
女儿:“不知道,我也不知道吃啥。”
妈妈:“那你想让妈妈给你做饭还是点外卖?”
女儿:“点外卖。”
妈妈:“那你想吃啥你告诉我。”
女儿:“我也不知道要吃啥!”
妈妈:“那行,那你想好了再告诉我。”
过了一会儿妈妈又过去问女儿:“你渴不渴?我给你冲杯蜂蜜水吧?”
女儿就生气了:“我没有告诉你我要喝,我没有说的时候你不要问我,听不懂人话呀你!你脑残呀!”(妈妈瞬间就不好了要崩溃)
院长围绕两个问题进行指导
第一个问题,在妈妈整个的语言描述中没有听到情感的存在。第二个问题,妈妈一脸死相问一脸死相的女儿,妈妈都没有喜悦心,当孩子说我不知道想吃啥的时候妈妈都有点想较劲的感觉。过了一会儿又过去问喝水,闺女说妈妈脑残,代表妈妈在家不受爸爸尊重,皇帝不重视的妃子太监都欺负,爸爸不重视的媳妇儿孩子都敢说脑残。所以得有基本的权威在,有基本的角色身份,而这位妈妈没有。因为在孩子心里,这家里的爸爸妈妈都折(she)了,孩子目前的状态是正常现象。
院长教学演绎
妈妈:“妈妈错了,妈妈错了,我给你道个歉。我允许你再骂我三天,妈妈真的可以滚,但是三天之后你要温柔地说,妈妈请你“滚”(拉长音)出去。再允许你温柔点儿骂我三天,一周之后恢复咱母女俩的平等位置,对不起乖,妈妈不是给你道歉了,妈妈不是以前不会做妈妈嘛,妈妈这两天也反思了,妈妈抱一下不?”
院长教学解读
不要以为滚就是伤害你,为啥会定义为伤害?那是因为有别的事儿,院长举了一个自己的案例,发誓说自己再喝酒是狗,后来来了一帮兄弟……哈哈哈,因为院长不认为自己是狗。想知细节见课中。妈妈必须调整,听到的滚不再是攻击,而是真实的声音,妈妈以前确实错了,妈妈给你道歉,我允许你再骂我三天,然后……
短短的一会儿回放,让我听得是意犹未尽情绪是跌宕起伏,然后是静静的思考……
永远把注意力放在自我的觉察上,认命修运,度己达人,只有升级了自我内在的能量,才能摆平世间的一切。
——王纪琼
我也经常在女儿对我语气不好的时候让她温柔点儿并且对我好点儿,大多数女儿都能及时觉察调整,这就是学习后得到的收获吧。但是面对爱人我有时候还是有较劲,有委屈。每次听就有收获,有收获就有调整和增能,从“做不到”到“做到”是个过程,如果能切实的把院长讲的落实到行动上,那就真的是机关枪打蚊子了,绰绰有余的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