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鼓起勇气,秉持着对公平与诚实的坚守,举报了同学在考试中的作弊行为后,却遭遇了周围人的非议与闲言碎语,这无疑是对孩子心灵的一次重大考验。作为家长,在这一关键时刻,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和支持至关重要,那么在此情境下,家长如何更好的跟孩子共情呢?让我们在《私人定制家庭陪伴赢》社群里,看助教导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学员提问
(1)你是个有公平正义感且有担当的孩子!(先肯定孩子)看来这件事儿过去这么久了,还对你有很大的影响,是这样吗?(确认现在她的想法)想起这件事儿你就气不打一处来,非常愤怒且憋屈,是这样的吗?(确认现在感受,也可直接问孩子感受,让她表达)当那个同学到处说你坏话的时候,你当时的感受是什么?或者有什么想法?如果当时其他孩子看到这个同学作弊,他们会怎么做?他们的做法有没有勉强值得我们借鉴的部分?
(2)孩子对“公平”好像有特别的要求,例如“做坏事的人为什么没有得到惩罚之类的”,可让孩子回忆在她的成长过程中是否还有其他类似事件发生,甚至还不少,特别是和爸妈的互动中(这件事儿出来之前)
赵老师,多问少发表建议,孩子可能说着说着自己就理清了,希望给您提供个方向。
提问学员回复:
是的,所有没被看到,未被处理的情绪都会在将来某一时刻成为“情绪的爆点”,成人也不例外。
提问学员回复:
谢谢导师,谢谢导师!
编后语:
孩子在小时候没有被理解的情绪一直积压在心中,那件事也会让孩子无法释怀,在将来的某一时刻成为了“情绪的爆点”。共情不仅仅是表面上的安慰和理解,更是深入孩子内心,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与他们同频共振。文聪导师也给大家分享,最高级的共情包含四个层次:理解行为、关注感受、激起共鸣、满足需求。这四个层次层层递进,缺一不可。
《私人定制家庭陪伴赢》的伟玲导师帮助学员如何与侄女共情,看到侄女的情绪,帮助侄女处理情绪问题,这也充分展示了“助教”式陪伴模式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