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伟
时间:2025年1月6日
文聪导师在课程上给大家讲了一个笑话,一个姑娘跟一个小伙子恋爱了,然后姑娘对小伙子说,你知道我最喜欢你什么吗?我最喜欢你那一脸没心没肺的笑,每次看到你的笑容,我就觉得特别的开心,特别的治愈。结果姑娘家有亲戚去世了,小伙子去奔丧的时候也是咧着嘴在那笑,然后姑娘就怒了,说你笑什么笑,笑得跟个傻子似的。这时小伙子就纳闷了,说你不是最喜欢我的笑容吗?怎么今天又不喜欢了,你们女人的心真的是海底的针,一天一变。
其实这是一个有哲理性的笑话,姑娘是喜欢他的笑容,但他的笑容得在一个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场景出现。我们的内容和我们的表现不是拿对错来衡量的,也没有所谓的对错,所以有时候我们说扫兴,只是因为它跟环境不搭不和谐,不是我们的表达是错的,而是不适合当下的时宜。
网上有一个视频说,一对父母带着孩子在高速上,这个孩儿突然想吃那种扁扁的面包,爸爸妈妈就把车停在了服务区,把面包放在轮胎下面来回碾压了一下,然后这个面包就被压的像一个小饼子似的,小孩就很开心的吃到了扁扁的小面包。有网友留言说,如果遇到这样的爸妈,我们的人生该有多么快乐,这就是不扫兴的爸妈。
我们在生活中如果习惯性扫兴,我们就是扫兴的父母,扫兴的朋友,扫兴的伴侣。比如你拍了美景分享给你的朋友,他会说这有什么好看的,你没见过好看的景色,我看的景色比这好看多了。人家给你分享一个海南的海,你说马尔代夫的海比这好看多了。你兴致勃勃的去跟你的爱人提议去看场电影,他会说看电影多浪费钱,过几天影院下线了,咱们在手机上看不花钱。这都是扫兴。扫兴是因为不合适宜,但不代表他一定是错的,因为他的行为模式就是带着一种扫兴的特质。
1、什么事习惯性只看到不足。
举例:圣诞节老公兴冲冲的买了一个礼物回来给老婆,老婆说:是不是被导购小姐骗了呀?我怀疑你是把那个滞销的买回来了。(她马上看到的就是不足)
孩子国庆节一大早定个6点的表起来在群里面打卡,和妈妈说:我是我们班今天第一个打卡的。妈妈却说:虽然你今天是第一个打卡的,但你没觉得你今天打卡的这个态度,包括认真的程度,都比不上前两天吗?扫兴的人永远看到的是不足。
2、习惯性否定。
案例一:孩子有一段时间没上学,老婆对老公说:你把精力往家里放一放,孩子听你的那才算是本事呢,外面那些人听你的有啥用啊?
正确回应方式(去肯定他):你很了不起,咱们家里面有这么多事,你还能够集中精力把工作上的事干好,我挺为你高兴的,我也能够感受到你的压力。
案列二:两口子去北京发展的挺好的,在北京也买房买车了,老公想在老朋友面前展示一下自己的成就,老婆就在旁边说老公的各种不好,泼冷水。如果你是糟糠之妻陪着你的老公从不名一文到他功成名就,想好好的维持这个婚姻,你最应该做的一件事:彻底地忘记他当年的狼狈。
3、功利性特别强。
案例:孩子特别开心的给妈妈展示花了三个小时穿的手串,妈妈说:你三个小时背多少个单词,你穿这个手串有啥用?孩子告诉妈妈演讲比赛得了第一,妈妈来一句:我想问一下,你这个演讲比赛的第一,高考的时候会不会给你加分?
这种扫兴的话我们是不是大概率会说?所以说,我们过于强调功利性和功能性,就是扫兴的表现。
还有挖苦讽刺型的,孩子告诉妈妈想去新开的饭店尝一尝。妈妈说:你咋不想尝一尝第一名的味道?故作幽默,但其实这个话对孩子打击挺大的。真正的玩笑是要让被开玩笑的那个人也觉得好笑。
4、过度的担忧焦虑。
案例:妻子跟爱人离婚了,爸爸让儿子考驾照,然后给儿子买辆车,结果她和前夫说:孩子那么莽撞,你还要给他买车,你是想让他出车祸吗?
爸爸给孩子一个月5000块钱的生活费,妈妈和孩子说:你天天花钱大手大脚,你敢保证你爸爸的事业一直长红吗?你敢保证如果说哪天你花钱花习惯了,你爸爸又没有钱给你,你会不会就贩毒?这就是最扫兴的人。
我们从人格特质来分析,分别是神经性、外倾性、开放性、宜人性、尽责性。其中宜人性和开放性两种人格特质和扫不扫兴关联性比较大(宜人,指的是对他人的友好合作的程度)。
1、 宜人程度比较低。
有竞争意识,跟谁都爱争高低,说话直言不讳,缺少耐心,社交技能也不高。
2、 开放性低。
开放性低是对新颖的事物比较抗拒,不更新自己的认知,就是咱们说的犟人、好为人师、说教、习惯性攻击别人来守护自己。
1、多给予一些支持性的反馈。
当别人想和你做什么的时候,哪怕你不想参与,也尽量的表达尊重和支持。彼此理解双方的生活方式,允许双方各自寻求自己的满足,世界上不可能有完全三观吻合的两个人。真正能够待在一起的,不是说他们的三观多么的一致,而是彼此的包容,这叫做和而不同。
举例:电视剧《欢乐颂》中曲筱筱和赵医生就是典型和而不同,这是一种积极互补。
2、 坦诚地去沟通彼此的想法。
比如,面对不上学疯狂玩游戏的孩子,可以说看着你每天那么晚睡觉,一天只吃一顿饭,身体那么消瘦,妈妈是很焦虑,很担心你,但我不会因为这个去折腾你。
3、尽量跟环境匹配起来。
我们要做一个合时宜的人。
举例一:和朋友一起旅行,朋友一路都在挑剔抱怨,下次旅行就不想叫他了。
和谐是一种美,美就是和谐,所以我们要去做一个和谐的人。
1、我们要去识别对方话语背后的潜在信息,然后正向地去解读他的意思。
案例:老公高采烈的给老婆买了一个新款手机,老婆说:怎么花钱这么大手大脚?
正向解读:如果买给小三,买再贵的都不嫌贵。因为老婆会觉得你们是一个利益共同体,花你的钱就等于是花她的钱,或者她习惯了跟你吃苦,她不舍得用这么好的东西。
2、我们要学会培养自我满足的能力。
如果这个人习惯性地扫兴,而且他也意识不到他自己的问题,那我们就选择跟他保持距离。你可以关注自身,如果他给你提供不了情绪价值,你可以把重心放在自己身上,培养自我满足的能力。我们要让自己有一种快乐的能力,具备幸福力。
这是私人定制家庭陪伴赢第15周文聪导师给学员定制的主题之一,课程中还讲了为什么我们的婚姻越来越无话可说?是什么导致我们在情感上,从热烈的夫妻关系变成谁也不想搭理谁的状态?以及我们怎么去改善。这些话题都是当前学员热议的,文聪导师定制了这两个实用的主题,给到学员最直接的支持。
周报每期都附有文聪导师的专属理论,本期分享:文聪导师之橡胶地理论。
在家里定规则是帮助孩子培养自律,但有适当的空间代表的是情感和情份在。我们不是监工,孩子也不是被我们监督和控制的那个人,咱们去超市买包薯片上面还有类似正负几克。
所以我的理念是家庭中的规则是可以有弹性的,你既不能像烂泥一样和稀泥,没有一点原则。但也不能像水泥地那样太硬。我们要做橡胶地,因为它有一定的弹性和韧度,让孩子既感受到规则,也能够感受到家长不是拿我们的权利去压制他。
在私人定制陪伴赢中,每天都能获得新知识!
随着寒假的到来,如何规划孩子们的假期生活也成为了众多家长心中的难题,在这个关键时刻,针对性的主题直播如约而至。
⏰直播时间:01月15日晚19: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