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咨询:0371-55550996微博微信在线咨询

【重返校园之路——王克老师学员采访】当妈妈不再“围着孩子转”,社恐的女儿反而推开了门

发表时间:2025-11-22 15:08:45 阅读次数:

 

 

 

前言

 

 

 

近期,我们欣喜地看到,许多跟随王克老师学习和咨询的家庭传来了孩子重返校园的好消息。为了探寻这些改变背后的故事与力量,我们启动了“重返校园之路”系列的访谈。

 

【重返校园之路——王克老师学员采访】当妈妈不再“围着孩子转”,社恐的女儿反而推开了门

学员们纷纷给王克老师报喜

 

今天,让我们走进第一位分享者——艳艳老师(化名)的故事。她的女儿曾因压力和社恐休学在家,如今已稳定复学近一年。

 

她的经历独特而深刻:孩子仅做了3、4次咨询,而真正的转变,源于妈妈自身的疗愈与成长。

 

“我也不知道什么叫‘自我’,我就是该干嘛干嘛,不再像以前一样‘围着孩子转’了。”

——艳艳老师

 

 

 

曾经的困境

 

 

“沉默”的孩子与“完美”的妈妈

 

我的女儿十六岁了,她从来不是那种情绪激烈的孩子,但慢慢地,她把自己关了起来。

 

最明显的信号是,她不愿再去学校了,中考的压力让她的身体出现了反应——肚子疼。孩子跟我们的沟通也变成了“你猜”式的敷衍,她的心门仿佛对我们关闭了。

 

【重返校园之路——王克老师学员采访】当妈妈不再“围着孩子转”,社恐的女儿反而推开了门

 

那时候,我心慌、焦虑,充满了内疚和反思。于是,我走向了一个极端——家里所有事都以女儿的意见为主。

 

从那之后,我和她说话都带着一种商量、讨好的语气,我努力想做一个“好妈妈”,但做得太多,错得也太多。

 

【重返校园之路——王克老师学员采访】当妈妈不再“围着孩子转”,社恐的女儿反而推开了门

 

现在回头看,对女儿的过度照顾和讨好,其实透着我内心的不坚定。王克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你这个‘好妈妈’,好得有点为了好而好了。”

 

 

 

 

改变的契机

 

 

在课程与咨询中,找回“母亲”的资格感

 

我几乎是毫不犹豫地跟定了王克老师学习成长,从《心身心理学初级班》、《心身心理学中级班》、《心身心理学高级班》,一直到《关系心法专业课程》。

 

同时,我也一直坚持跟着王克老师做一对一咨询。庆幸自己行动得早,没有经历排长队的困扰。

 

现在回想,改变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而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

 

其中,王克老师课程中的两个核心概念,真正撼动了我。

 

【重返校园之路——王克老师学员采访】当妈妈不再“围着孩子转”,社恐的女儿反而推开了门

《关系心法专业课程》——王克老师与学员共同行走

 

1

 

“资格感”

王克老师让我看到,我在原生家庭中作为女儿的“资格感”缺失,已经蔓延到了我的新生家庭,导致我既不敢要求孩子,也不敢要求丈夫。

 

当我从底层把“资格感”补起来时,我才真正觉得:我作为母亲,就应该这样;我为了自己,就应该那样。

 

这种力量是发自内心的,不需要刻意表演。

 

【重返校园之路——王克老师学员采访】当妈妈不再“围着孩子转”,社恐的女儿反而推开了门

 

2

 

“PAC人格分析”

在王克老师《心身心理学高级班》的课堂上,他详细讲解了人的五种人格状态。

 

我对照讲解内容对自己做了分析,才发现自己原来是“照顾型父母”人格——不照顾别人,心里就抓挠。

 

【重返校园之路——王克老师学员采访】当妈妈不再“围着孩子转”,社恐的女儿反而推开了门

《心身心理学高级班》——学员们在的课堂上填写量表

 

看清这一点后,我理解了过去的疲惫从何而来,也明白了该如何把过度付出的行为“往回收一收”。

 

心里清晰了,行动便有了方向。

 

 

 

 

那个“神奇时刻”

 

 

当我决心“做自己”,孩子却主动了

 

我上了那么多课,做了那么多次咨询,但最戏剧性的转变,发生在一个看似普通的瞬间。

 

在那之前,王克老师一直建议我要适当“远离”孩子。起初我并不理解,究竟要怎么“远离”?

 

【重返校园之路——王克老师学员采访】当妈妈不再“围着孩子转”,社恐的女儿反而推开了门

 

后来,我终于下定决心:我要做自己,该出差就出差,该上课就上课,该出去玩就出去玩。我不再把自己的人生捆绑在孩子身上。

 

就在我下定决心的第二天,我与孩子聊起未来的打算时,她突然就有了一个小目标,对我说:“我想去学钢琴。”那一刻,我发现她愿意走出去了。

 

我真的觉得太神奇了!后来我与王克老师复盘,王克老师告诉我:“因为当你变得坚定而有力量时,孩子是能够感受到的。”

 

【重返校园之路——王克老师学员采访】当妈妈不再“围着孩子转”,社恐的女儿反而推开了门

 

回想过去,我也曾“强拉”过她,希望她走出去,但根本拉不动。而这一次,我的“推动”背后是一种稳定的支撑,所以她愿意跟随。

 

当我越松弛、越稳定,孩子反而越愿意向我靠拢,跟随我的引导。

 

 

 

 

现在的我们

 

 

灵活应对,心中有底

 

现在孩子复学快一年了,状态一直很平稳,笑容多了,也愿意主动和外界交流了。

 

当然,她偶尔还是会早晨起不来床。但我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心里不再发慌。

 

【重返校园之路——王克老师学员采访】当妈妈不再“围着孩子转”,社恐的女儿反而推开了门

 

该要求上课我依然会坚持,如果看到她确实难受,我也能理解和包容,就是灵活处理,接招呗!当我以这样的状态再去推动孩子,我们双方都轻松了很多。

 

家庭的改变不止是亲子关系,夫妻关系也在发生变化。因为我内心有了力量,孩子爸爸也更容易参与到孩子的成长中,我们家庭的联结变得比以前更紧密了。

 

 

 

 

我眼中的王克老师

 

 

一个“活出来”的榜样

 

如果要问我,王克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会说,他是一位既坚定有力,又十分温和的老师。

 

他从不教条式地讲课,而是用自己活出来的状态为我们示范。课堂上他分享的案例很多都是亲身经历,因此格外有感染力和感召力。

 

【重返校园之路——王克老师学员采访】当妈妈不再“围着孩子转”,社恐的女儿反而推开了门

学员送给王克老师亲手绣的鞋垫

 

他教会我们,不仅在亲子关系中,在所有人际关系里,都不要“跪着”讨好,要有力量地守护自己的边界。因为人际交往就是一个不断博弈的过程,而他,就是我们博弈路上最坚实的后盾。

 

最令人佩服的是王克老师那份敏锐的感受力。他真的能做到“用身体感受来访者”。

 

上了他的课,我自己这方面的能力也提升了,更能觉察自己,也更能够体会同门师友的情绪。这种“临在感”让我越来越自信。

 

 

 

 

给其他家长的话

 

 

身体是道场,心灵才有处安放

 

若让我对还在观望的家长们说些什么,我想说,王克老师的课程是一个全面、系统、有底层逻辑的体系。如果你困惑很大,建议课程与咨询同步进行,两者相辅相成。

 

【重返校园之路——王克老师学员采访】当妈妈不再“围着孩子转”,社恐的女儿反而推开了门

佩琳老师带领学员做七脉轮训练

 

我记得王克老师在朋友圈分享过一段话,大意是:身体是皮囊,是道场,就像一座寺庙。有了这个道场,你心里的那一炷香才有地方安放。因此,关注心灵,一定要从关注身体开始。

 

【重返校园之路——王克老师学员采访】当妈妈不再“围着孩子转”,社恐的女儿反而推开了门

王克老师的朋友圈分享

 

所以,不要犹豫,至少要上到《心身心理学高级班》,那是一个完整的疗愈闭环。

 

如果条件允许,一定要进入王克老师的《关系心法专业课程》。在那里,王克老师会带你进入更广阔的世界,学习关系美学、人生脚本、博弈艺术......

 

说到底,所有的改变,都始于你决定为自己负责的那一刻。

 

咨询热线:0371-55550996

COPYRIGHT © 2020 心时代父母 版权所有 豫ICP备18001889号 技术支持:网站建设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