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咨询:0371-55550996微博微信在线咨询

不会叫爸爸的女孩、和班主任较劲的姑娘——这群孩子在《青少年实操班》找到了答案!

发表时间:2025-07-23 17:22:41 阅读次数:
 

 

作者:贾波

时间:2025年7月22日

 

Part 01.

 

 

|前言|

 

 

 

第30期《青少年实操班》圆满落幕!刚结束7天6晚的《青少年总裁班》,又有幸参与这一期的《青少年实操班》。作为入组导师,真的收获满满,幸福满满!

 

陈彦东老师的课程那是有目共睹,有口皆碑的,彦东老师往讲台上一站总是那么激情四射,状态满满,幽默风趣,挥洒自如。

 

不会叫爸爸的女孩、和班主任较劲的姑娘——这群孩子在《青少年实操班》找到了答案!

 

现场学员的情绪状态和收获感都特别好,很多学员纷纷表示要相约8月4日的《青少年总裁班》。看到孩子们不畏炎热,积极展现的良好生命状态,真为这群孩子们幸福,更为这些有远见卓识的家长点赞!

 

 

Part 02.

 

 

同伴破冰,建立友谊

(...)

 

和青少年总裁班的孩子一样,这一期的青少年实操班的孩子也特别暖心,虽然时间只有2天1晚,但小组孩子们之间的情感链接还是非常深的。

 

《青少年实操班》课堂里讲的“五大沟通——同伴沟通”,彦东老师当场实战实操,瞬间拉近了组员的关系。

 

不会叫爸爸的女孩、和班主任较劲的姑娘——这群孩子在《青少年实操班》找到了答案!

 

我们这一组的小航同学第一个报到,我安排他给每一位学员指导如何规范的写笔记本的封面姓名,小航刚开始还不好意思,在我鼓励推动下越来越大胆从容,课程还没开始就与临近的小路同学聊的很投机。

 

在“五指山环节”的课程环节里,双双被选为正副组长,带领大家做自我介绍。还不到半天时间,组员之间的小友谊就建立起来了。中午吃饭的时候,几个哥哥、姐姐抢着照顾小弟弟、小妹妹。

 

不会叫爸爸的女孩、和班主任较劲的姑娘——这群孩子在《青少年实操班》找到了答案!

 

牵手站队、提醒进电梯、帮忙打饭、分享零食、帮忙加肉夹馍......并亲切的称呼两个小的:“小宝”,“小妹”。那亲热温馨的场面,不是一家胜似一家!

 

 

Part 03.

 

 

老师,我超级喜欢你!

(...)

 

 

 

 

本组两个孩子一看就是那种生命能量很弱,老实内敛得让人心疼的那种。自言在家没朋友,也没什么爱好,家长忙陪伴的也少。

 

在这期的《青少年实操班》的课堂里,我适时推动他们表达自己,结交周围的伙伴儿;

 

不会叫爸爸的女孩、和班主任较劲的姑娘——这群孩子在《青少年实操班》找到了答案!

 

在成长对话的环节中,我结合孩子一天的呈现状态,向大家展现这两个孩子的善良、可信赖的一面,鼓励大家和他俩交朋友;

 

课程中还有意安排他们干一些小活儿,干些服务工作,渐渐的同学们也都愿意跟他俩说话。下课时,这两个孩子能够跟本组的小伙伴儿打招呼聊天,看着他们俩渐渐打开的笑脸儿,我也特别开心!

 

中午吃饭时还特意找我道歉:

 

不会叫爸爸的女孩、和班主任较劲的姑娘——这群孩子在《青少年实操班》找到了答案!

 

“老师,对不起,我面试的时候表现不好,冒犯你了。”

 

孩子

 

我没想到孩子能真诚的说这些话,我笑着拍拍他的肩膀说:“没有啊,你当时挺好的,没感觉啥呀。”

很认真的说:“老师,我听我妈说你是个老师,我就可烦。”

 

孩子

 

“哦,你是说现在一看贾老师这个样子,跟你认为的老师不一样,我还不那么令你讨厌。”

笑着说:“没有老师,我超级喜欢你!”

 

孩子

 

嗯,能让他改变对老师的刻板印象,这个《青少年实操班》他也算没白来。

 

不会叫爸爸的女孩、和班主任较劲的姑娘——这群孩子在《青少年实操班》找到了答案!

 

当陈彦东老师讲到“”与父母沟通”的内容时,他指着会场一本杂志上的一个标题:《孩子明明是我们亲生的,可为啥就是跟我们不亲?》

 

诉苦说:“老师,我知道我妈也是对我好,可我就是可烦,不想听。”

 

孩子

 

我结合彦东老师的课程,给他做成长对话。

 

释然的说:“就是,我妈在自己还没长大,就当了家长。现在也知道学习家庭教育了,她也挺不容易的,够可以的了。”

 

孩子

 

看到他在课程学习之后,能用新的视角和方法与妈妈沟通,学会理解和心疼妈妈,我看到他成长和进步,由衷的替他感到开心!

 

与青春期孩子沟通,以建立关系为主。让他心疼你,避免和孩子发生对抗。

——王纪琼

 

 

Part 04.

 

 

不会叫爸爸的小妹

(...)

 

小妹是个特别腼腆可爱的9岁女孩儿,啥都好,就是不会叫“爸爸”,这两天我有意与她互动,给她捏肩,逗她玩儿。她上下楼也会主动拉着我的手,对我很亲近。

 

不会叫爸爸的女孩、和班主任较劲的姑娘——这群孩子在《青少年实操班》找到了答案!

 

从她开心的笑容里可以看出,她对爸爸的角色是不排斥的,是渴望的,可为啥不会叫“爸爸”?

 

与妈妈交流后才知道,妈妈小时候没在爸爸身边,爸爸陪伴的少,有一次鼓起勇气叫了一声“爸爸”,可爸爸好像没听见,从此就再也叫不出口了。娘家哥哥和弟弟一样,也不叫爸爸。

 

我们的新生家庭是孩子的原生家庭,我们与其去疗愈原生家庭,不如去建设好孩子的原生家庭。

——王纪琼

 

没想到轮到自家闺女了,也是不会叫“爸爸”!说到这儿,这位妈妈忍不住哽咽流泪。我安慰她:“王纪琼院长在《导师班》的课堂里讲过:‘没有谁的原生家庭是没有遗憾的,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新生家庭里。’”

 

不会叫爸爸的女孩、和班主任较劲的姑娘——这群孩子在《青少年实操班》找到了答案!

 

我们通过学习家庭教育就是要打破这种代际魔咒,努力把我们的新生家庭建设好,还孩子一个全新的零污染的原生家庭,这一点我们一定可以做到!

 

妈妈听了马上又为孩子报了《青少年总裁班》,相信再经过7天6晚的学习,孩子一定会有一个全新的生命呈现!

 

 

Part 05.

 

 

与班主任的和解

(...)

 

 

 

 

本组的小雨同学是一个阳光活泼,特别开朗可爱的姑娘,从第一天起就与旁边的小妹关系处的非常好。

 

外出的时候,她也总是牵着小妹的手。我夸她:“你照顾小妹妹老有经验了,可像个大姐姐的样儿!”她笑道:“我在家经常带弟弟妹妹。”

 

不会叫爸爸的女孩、和班主任较劲的姑娘——这群孩子在《青少年实操班》找到了答案!

 

小雨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孩子,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发言,交往能力也挺强,跟全组的小伙伴儿都处的不错。在陈彦东老师讲到“师生沟通”的内容时,她听得特别认真!

 

课间分享时,她说与班主任关系不好,班主任不喜欢她,冤枉她,还老批评她。我开始引导她如何运用彦东老师讲的“与老师沟通的四步流程”跟老师沟通,她也听的特别认真。

 

不会叫爸爸的女孩、和班主任较劲的姑娘——这群孩子在《青少年实操班》找到了答案!

 

小雨还用了彦东老师讲的“认知的三个层次”的内容说:“我们班主任就活在认知的第一个层次——非黑即白上,段位太低。”

 

我引导她说:“咱学了彦东老师的课,认知现在就比他高了,咱知道人是不完美的,既黑又白。咱还知道,一切资源为我所用,所以咱现在的段位比他高两个层级,跟他一般见识干啥?”

 

不会叫爸爸的女孩、和班主任较劲的姑娘——这群孩子在《青少年实操班》找到了答案!

 

“咱是向他学习知识的,咱把他脑子里的知识为我所用,借他把咱成绩搞上去,下一年他不教咱了,拜拜再见,老娘可以不理你!”小雨听了也特别开心!

 

在课程的“思维导图”环节上,小雨还给妈妈分享了这一段儿,看来通过课程学习,她能够和班主任做个和解,这收获也不小!

 

不会叫爸爸的女孩、和班主任较劲的姑娘——这群孩子在《青少年实操班》找到了答案!

 

第30期《青少年实操班》课程虽然结束了,但10个孩子的一笑一颦却永留心间!和孩子们在一起,我感觉自己的生命依然青春昂扬!

 

翻看群里的一张张相片,看着孩子们打开的生命状态,在第3小组这个群体里,看到他们的友谊和成长,我也特别开心和幸福!孩子们,让我们一起相约8月4日的《青少年总裁班》吧!

 

咨询热线:0371-55550996

COPYRIGHT © 2020 心时代父母 版权所有 豫ICP备18001889号 技术支持:网站建设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