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句分享
01
把一个孩子放到一个生命里去,做一个发展中的人,做一个完整的人,活在生命里,而不是活在命运里。
02
9岁左右的孩子对情绪极为敏感,父母把一辈子的智慧、耐心都放在这个阶段都不为过。
03
跟12岁的孩子“算账”,帮助孩子完成心理上的断奶、分离,帮助孩子清清爽爽的走向独立、走向社会。
04
如果用一句话表达教育的本质,那就是:看到并肯定孩子已经拥有的资源,别无其他!
05
多关注孩子做到的地方,做好的地方,从微小的努力和进步鼓励孩子。
06
惩罚制造的是恐慌,恐慌解决的是当下,却会积累以后的更大问题,这是需要关注的。
07
让孩子从同性父母这儿获得榜样,从异性父母那儿获得欣赏。
08
我们给予孩子积极的反馈,合理适当的奖励和惩罚,就可以提高孩子的处事效率。
09
孩子有兴趣是极为难得的事情,请务必尊重和维护孩子保持着这份热爱,这会让他成为一个热爱驱动的孩子,切记!
10
留出空白,让位于天赋和热爱,让孩子去做自己,去做最好的自己。
11
带着完整性去接纳,带着好奇心去共情。
12
你带着完整性接纳了孩子的眼前,就意味着你看见了真实的孩子,这是他的一种需要——看到真实的自己,而不是你理想的孩子。
13
孩子在他的成长经历里需要真实的反馈,需要满心信心地鼓励。
14
有时候越是刻意反而会越强化和抽离,最好的方式就是在日常里和孩子在一起,孩子抱怨时不评价不建议,只是在一起;孩子想逃避时不演绎不恐吓,关心和理解即可。
15
对于孩子而言,最大的幸福就是被父母理解,父母与孩子保持同频能够赚取亲子关系资本。
16
“感受”的钩子,“理解”的钩子,一定要从小就种在孩子的内心。
17
所有的影响和干预都是在尊重的前提下发生的。
18
当孩子“习惯”了你的越界,他就退化了责任和独立。
19
孩子遭遇挫折的时候,最重要的是能够支持孩子形成主见、担当和行动,而不是替代解决或者给予方法。
20
真正的教育并不是我们直接去教给孩子应对外在的方法,更不是去直接面对孩子的问题,而是回到父母(角色)这里以后,能够给予孩子情感和勇气(方面)的支持。
21
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父母的力所能及,而不是父母的倾尽一切。
学员提出问题
在第三期《唤醒自驱力》实学陪伴营中,第四周学员提出的问题依然与亲子教育相关,比如:
·多子女教养,弟弟玩耍时影响到姐姐,如何避免姐弟冲突?
·多子女教养,老大争宠,如何能改善我和老大的关系?
·关于孩子学习动力不足和高中学业挫败想放弃的时候,作为妈妈我能做点什么?
·男孩子写作业就哼唧,我让他情绪平稳些再写,然后小孩骂我,如何有效辅导孩子写作业?
·为啥孩子每次都说作业写完了,其实并没有,都要写得很晚,甚至很多次早上起来还要写一阵?
·儿子一遇到问题就大喊大叫,甚至抓狂,打东西,摔东西,我的心情无法平静,我该如何面对和处理呢?
......
个性化问题
·我不认可孩子爸爸的教育理念,又改变不了,我该怎么放平心态,不去焦虑呢?
·孩子爸爸出尔反尔,我当着儿子的面反驳爸爸,这样合适不?
·爸爸刚做了心脏搭桥手术,听到爸爸又去打麻将,我是否要去提醒?
·从孩子手表被偷的事件中感觉到自己习惯息事宁人,该怎么改变?
·孩子的英语复习资料找不到了,我就联系他同学家长,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一遇到别人不回应就会胡思乱想,不淡定,把事情想的很复杂。
......
小鹅通后台“提问答疑专栏”收到老师答疑后,部分学员的反馈
除此之外,孙婷老师也与学员们在《唤醒自驱力》社群中讨论了以下话题:
·为何自己会被孩子或是他人的情绪裹挟?
·刚入青春期的孩子独自出去玩,家长该怎样放手的问题?
·如何培养孩子的金钱观的问题?
·遇到事情还处于后知后觉的状态上,如何更好的调整自己?
·孩子放假不写暑假作业的问题?
孩子拖拉、吼叫、厌学、顶撞?《唤醒自驱力》实学陪伴营,180天双师深度陪伴,专解亲子教养、情绪风暴、关系冲突等问题。助你成为懂孩子、会引导的智慧父母!
小编有话说!
亲爱的伙伴们!愿这四把钥匙始终陪伴你,打开生命更广阔的天地。
课程会结束,但唤醒自驱力的旅程永不终结。愿我们带着这四重觉醒,在平凡的日子里活出蓬勃的生命力:扎根自己,照亮他人,步履不停,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