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咨询:0371-55550996微博微信在线咨询

孩子砸碎3000元桌子后,王纪琼院长的回复让所有父母沉默

发表时间:2025-06-18 16:25:43 阅读次数:
 

 

作者:向阳而生成为光

时间:2025年6月17日

 

Part 01.

 

 

|前言|

 

 

 

孩子砸碎3000元桌子后,院长的反应让所有父母沉默......

 

今天清晨,在梁敏老师直播间浸润于《生命喜悦的祈祷文》的宁静中时,一位爸爸的连线分享,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水面,激起了关于“价值”与“爱”的深刻涟漪。

 

孩子砸碎3000元桌子后,王纪琼院长的回复让所有父母沉默

 

 

Part 02.

 

 

当教育变成一场"损失核算"

(...)

 

这位爸爸描述了一个令人揪心的场景:他二年级的孩子,在愤怒情绪的驱使下,失手用杯子砸碎了价值3000元的桌子。

 

这位深谙《大学》等典籍的爸爸,反应不可谓不用心:

 

1

 

首先确认孩子安全

肯定他没有受伤”——这是温暖的第一步。

2

 

引经据典,警示未来

他告诉孩子,这次是3000元的损失,若不能控制情绪,未来在与同学、同事的相处中,可能造成4000、5000甚至3万的损失,带来巨大麻烦。孩子听完,陷入了深深的内疚。

3

 

复盘与期望

引用《大学》“知止而后有定...虑而后能得”的道理,希望孩子未来能冷静、控制情绪。

 

孩子砸碎3000元桌子后,王纪琼院长的回复让所有父母沉默

 

爸爸的用心良苦值得肯定。然而,跳出父亲视角,我们不禁思考:对于一个8岁的孩子,用未来的巨大损失“恐吓”,引述深邃的古文讲“控制情绪”的道理,是否过于沉重?

 

我们要学会从孩子的内心世界出发,与孩子高效沟通,从而实现认清真相、定海神针、接话技术这三大基本功的训练。

——王纪琼

 

孩子瞬间坍塌的安全感和随之而来的巨大内疚,远比那张碎裂的桌子更令人心痛。

 

我们总以为,用未来的恐惧和圣贤的智慧就能点醒孩子,却常常忽略了:那一刻,孩子心中真正“碎裂”的,是他摇摇欲坠的安全感和对自我价值的确认。

 

孩子砸碎3000元桌子后,王纪琼院长的回复让所有父母沉默

 

他惊恐地在等待父母的裁决:在你们心中,究竟是我重要,还是那张桌子重要?

 

 

Part 03.

 

 

当包容成为铠甲

(...)

 

 

 

 

 

梁敏老师敏锐地捕捉到爸爸内心的不确定,并请出了正在医院输液的院长。王纪琼院长虽在病榻,分享的故事却如清泉涤心,直指核心。

 

1

 

故事一

雪峰开车撞上轮胎,差点撞断院长的腿,王纪琼院长未置一词批评。

2

 

故事二

学员的孩子摔坏三万多的无人机,王纪琼院长只字未提。

3

 

故事三

文博疲劳驾驶险酿翻车,千钧一发之际,张总抱住纪琼院长喊:“我肉多,我护着你!”

 

这份生死托付,源于王纪琼院长平日里对身边人毫无保留的接纳与珍视。

 

孩子砸碎3000元桌子后,王纪琼院长的回复让所有父母沉默

 

 

Part 04

 

 

王纪琼院长的四步哲学

(...)

 

王纪琼院长的行动哲学清晰无比:在“人”与“物”的天平上,“人”永远重于一切。他给出了面对孩子“闯祸”的清晰路径:

 

1

 

释放“包子味”的关怀!

·第一时间,急切、真心地关注孩子本身:“乖乖怎么了?怎么了?快来让爸爸/妈妈看看有没有受伤?!” 声音、表情、动作都要到位。

 

·什么3000、30000,在孩子当下的安全与感受面前,轻如尘埃。 不必提损失,更不必恐吓未来。

 

孩子砸碎3000元桌子后,王纪琼院长的回复让所有父母沉默

 

·若孩子惶恐地问:“爸爸,我把桌子弄坏了,咋办呢?” 轻松化解:“啊?这桌子质量有问题吧!什么3000块的桌子,我小乖乖一拍就坏了?我得找商家去!”

 

用玩笑卸下孩子心上沉重的罪责枷锁。责难筑心墙,接纳疏洪流。

2

 

清扫碎片,修复内心

·和孩子一起动手打扫。 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疗愈,是共同面对“残局”的隐喻。

 

·关键细节: 将玻璃碎片仔细封装好(如放进纸箱封好),绝不能直接扔垃圾桶!

 

孩子砸碎3000元桌子后,王纪琼院长的回复让所有父母沉默

 

王纪琼院长强调:必须亲手交给保洁员,并郑重告知:“这里面是玻璃碎片,请小心,别扎到手。”

 

·深意何在?让孩子亲眼看到:父母的心,不仅能盛下他的失措与恐慌,更能装着陌生人的安危与福祉。这种温厚的共情力,会悄然流淌进孩子的生命底色。

3

 

复盘,寻找“更好的表达”

·先接纳情绪的存在: “乖乖,你生气摔桌子,爸爸/妈妈不反对。生气很正常,我们都有生气的时候。”

 

陪伴孩子成长也是父母的修行,把自己的情绪管理好了,孩子才会得到充足的安全感。

——王纪琼

 

·关键在于引导“表达方式”: “只是在咱们一起成长的过程中,或许可以试试换一种方式来表达愤怒,你觉得呢?”

 

孩子砸碎3000元桌子后,王纪琼院长的回复让所有父母沉默

 

·共同探索替代方案: 打枕头、跺脚、画画、大喊(在安全的地方)、跑步…… 教育的目标不是消灭情绪,而是为它找到更安全、更明亮的出口。

 

此时的孩子,因为前两步的接纳而内心安定,才真正有力量去倾听和学习。

4

 

重建,从“破坏者”到“建设者”

·带孩子去实体店(而非网购),亲手挑选一张新的、更结实的桌子。 比较质量、价格,参与搬运、组装、摆放。

 

·深意:这个过程,是让孩子从“破坏者”转变为“建设者”的治愈仪式。它传递着“错误可以弥补,我们共同面对”的力量,也让孩子在参与中学习责任与重建。

 

孩子砸碎3000元桌子后,王纪琼院长的回复让所有父母沉默

 

纪琼院长对这位饱读诗书爸爸的温柔提醒,振聋发聩:“从云端回到人间吧。”再多的圣贤之言、再高的哲理,如果不能落地为接住孩子眼泪的温暖掌心、化解孩子恐惧的轻松玩笑、修复孩子内心的共同行动,终是虚空。

 

教育的真谛,不在云端引经据典,而在人间烟火里,稳稳地、无条件地托住那个因犯错而不知所措的小小人儿。

 

 

Part 05.

 

 

教育的慈悲是无条件托举他人

(...)

 

 

 

 

 

直播尾声,王纪琼院长分享了一个令人动容的细节:他主动让实习护士在自己手上反复练习扎针,甘愿承受更多疼痛,只为给新人一个成长的机会。这何尝不是教育最深刻的隐喻?

 

真正的力量与格局,是把所有看似“破碎”、“麻烦”甚至“痛苦”的瞬间,都转化为滋养他人、修复关系、共同成长的契机。

 

孩子砸碎3000元桌子后,王纪琼院长的回复让所有父母沉默

 

回看我们自身,孩子打翻牛奶、摔碎碗碟、划花墙壁……我们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是否像院长一样,先蹲下来,看着他的眼睛,关切地问:“吓到了吗?有没有伤着?”

 

是否像我们期望父母当年对我们那样,轻描淡写地说:“一个碗而已,别划破手就好”?

 

当你有承载力的时候,哪怕是哭泣都显得那么有灵魂。

——王纪琼

 

然而,我们内心都清楚:原谅一个碗的破碎容易,原谅一台电视机的碎裂却需要更大的心力。这正是我们需要持续修炼的地方——不断拓展内心的容量,提升爱的承载力。

 

 

Part 06.

 

 

我的感悟!

(...)

 

东西碎了,总有价码,可以再买。孩子的心若在那一刻被冰冷的责备、沉重的内疚或未来的恐吓所割伤,留下的疤痕,或许一生难愈。


下一次,当“破碎”发生时,请记得:那一刻,真正昂贵的,从来不是标着价签的物品,而是孩子那颗因恐惧而颤抖、等待你确认价值的心。

 

孩子砸碎3000元桌子后,王纪琼院长的回复让所有父母沉默

 

你的选择,决定修复的是桌子,还是孩子看世界的信心。让我们用行动告诉孩子:你的价值,远高于世间任何可标价的物品。

 

这份确认,是孩子行走世间最坚硬的铠甲。

 

咨询热线:0371-55550996

COPYRIGHT © 2020 心时代父母 版权所有 豫ICP备18001889号 技术支持:网站建设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