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nne幸福成长
时间:2025年5月14日
Part 01.
|前言|
下课,回到房间,已经差不多10点了,赶紧给孩子打电话,听得出来,孩子的心情不大好,但是没有跟我说发生了什么事儿。当时,我脑海里立马冒出来一种感觉:难道是爸爸又说她了?父女俩闹矛盾了?
你看,这一切不过是我的胡思乱想罢了。
01
内心斗争
我凭啥认定一定是爸爸的事儿呢?
02
成长型思维
即使是爸爸的事儿,他作为父亲,难道不能说孩子吗?我在担心啥?我担心爸爸没有教育好孩子,反而给我制造负担?一个成长型思维的人怎么可以这样做呢?
03
守住人际界限的清醒智慧
即然是爸爸和孩子的事儿,跟我有啥关系?那是人家父女俩之间的事儿,不要陷入“三角缠”。海勇老师说:“我们的大脑里得时刻有‘界限’这根线,不越界他人,也不被他人越界。”
04
教育中如何平衡共情与规则
我不能见不得孩子痛苦难受,更不能“谁弱谁有理”。否则,孩子就会学会“我小,我有理”,“我需要被保护”。
05
不被情绪风暴卷走
青春期的孩子,情绪就像坐过山车一样忽高忽低的,了解了这个真相,我就能够成为那个稳稳的“定海神针”了,不被孩子带节奏。
面对所有问题:都要保持安静、做定海神针、直面问题、解决问题。
——王纪琼
Part 02.
|我做到了!|
说实在的,当孩子那天晚上断断续续给我打了三次电话后,看着她难受的样子,又没有跟我说发生了什么事儿的时候,我这亲妈恨不得密训都放弃了,直接飞回家去。
因为我大脑里有个强烈的声音:“我必须立刻、马上去拯救我的孩子!”
Part 03.
|“后妈理论”|
王老师非常理解我当时的心情,我不求,她就不助,我表达我的感受,她就自然而然地使用接话技术。所以,我感觉挺好的,跟“光光级”的王老师在一起,就是处处能够照见自己,成长自己。
实操班第三大基本功——接话技术(接情技术、接心技术、接人技术)
——王纪琼
从入戏到出戏,虽然这个过程让我的心也跟着像过山车一样,但是,只有亲身经历了,才真正领悟了“知行合一”,这是个好事儿啊!
Part 04.
|无助的母亲|
在导师班课上,一位妈妈正在上课,孩子打电话威胁她,如果她不回来,孩子就要跳楼。
当时,妈妈六神无主了。妈妈作为天选之人,幸运地被院长随机挑到“一对一答疑”的机会,解除了当下的危机。最后的结果是,妈妈也没有立马不上课回家,院长还一步一步教她、教我们,如何一边稳稳地接孩子的情绪,一边跟孩子有条不紊地沟通。
院长教学演绎
要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主动的求助意识和求助能力。
——王纪琼
你看,妈妈并没有当下立马回家,而是靠院长注入的强大的心力托举着孩子。
孩子以绝食威胁妈妈
有一次,在王克老师的《创伤疗愈中级班》的课堂上,一位妈妈也接到了类似的电话,孩子以绝食威胁妈妈。
孩子多大了?
王克老师
学员
已经十几岁了。
十几岁的孩子不会真的让自己饿死的,妈妈就是内心太虚弱了,孩子一说要绝食,妈妈就六神无主了。
王克老师
其实,我也明白,青春期的孩子情绪会忽高忽低。但是,真的当孩子的情绪来时,我即使提前有了心理准备,依然有点儿措手不及,“噗通”一下子就掉进了孩子的情绪里了。
我开始感到担心和焦虑,情绪快要超出我的承受范围了。
慢慢的,我觉察到了自己的情绪越界,我开始退回到自己的界限里。虽然有些担心,但是,我就把它当做是提升自己心力的一次机会。“事上磨,心上练,才能实现不动心”!
我想跟老公打电话问问情况,准确地说,是想兴师问罪。我很快觉察到了这个念头,我管住了自己,没有越界,始终没有跟老公打电话。更何况,孩子并没有找我求助,也始终没有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事儿。虽然我还是有点儿不放心,但是我选择尊重孩子的决定,也不去问爸爸。
那就让孩子跟自己的情绪待一会儿吧,她有权去体验这样痛苦难受。
那天晚上,第三次电话是夜晚12点,孩子依然没有跟我说发生了什么事儿。
我跟孩子说:“不管发生什么事儿,如果你愿意的话,随时都可以给妈妈打电话求助,妈妈一直都在。当然了,如果你不想说,妈妈也尊重。乖乖,你记住,无论发生什么,爸爸妈妈都非常非常爱你。”孩子情绪稳定多了,这才踏踏实实地洗漱睡觉,跟我道了:“晚安!”
Part 05.
|沟通技术|
孩子和我的对话
第二天下午放学,我和孩子打电话。听得出来,孩子心情非常的好!
妈妈
“有啥想跟妈妈说的吗?”
“没啥事儿。”
孩子
妈妈
“乖乖嘞,从昨晚到现在,还不到一天,你这‘复原力’太强啦!妈妈密训结束后,你要教教妈妈。”
爽快地答应:“好的。”
孩子
妈妈
“乖乖,你经历了昨晚的事儿后,妈妈可想知道你是咋做到的?”
“不知道。”
孩子
妈妈
“好的,乖乖,那就把你这种‘不知道’的美好感觉记住,以后再遇到事儿的时候,就把这个‘不知道’拿出来用用,咋样?”
“好的,妈妈。”
孩子
我们俩愉快地道别,各自安好。